时间: 2025-05-17 07:1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7:16:08
破阵子
——卢青山
岁岁挑花担月,堪堪袖只衫零。
不是人间久居客,曾经沧海困劳尘。
到此又逢春。
细雨楼中玉笛,残风壁下孤檠。
有梦明知都是幻,除他梦里不堪行。
如此亦人生!
每年都在花间挑担,月下徘徊,唯有这轻薄的衣衫让我感到寒冷。
我并非长久居住在人间的客人,曾经经历过沧海的磨难与尘世的辛劳。
如今又逢春天。
细雨中,楼上传来玉笛的声音,残风中,壁下孤灯闪烁。
明明知道梦都是幻影,除了梦中那些不堪的经历,
生活也不过如此而已!
“沧海”常用来比喻人生的艰辛与变化,指代过往的经历与磨难。诗中提及的“玉笛”,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高雅、孤独的情感,而“孤檠”则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卢青山,生于20世纪,作为当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传统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的情感表达,展现出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破阵子》创作于当代,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显得尤为重要。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传达出对人生无常的认识。
《破阵子》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细雨和孤独的音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开头的“岁岁挑花担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不是人间久居客”则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诗人用“沧海困劳尘”来反映经历的磨难,暗示生活的不易与挑战,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人类共通命运的揭示。
细雨与玉笛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诗人在春天的柔和气息中,依然感受到生活的苦涩。最后一句“如此亦人生!”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生无奈的接受与思考,令人深思。整首诗在音乐感与情感的表达上都极为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表达了在经历磨难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接受,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岁岁挑花担月”意在表达什么?
A. 对时光的流逝感慨
B. 对春天的赞美
C. 对自然的描绘
“沧海困劳尘”是指什么?
A. 快乐的经历
B. 生活的艰辛
C. 美好的回忆
诗的最后一句“如此亦人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人生的绝望
B. 对人生的接受与理解
C. 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