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3:05
水调歌头(湖光亭落成)
作者:叶梦得 〔宋代〕
修眉扫遥碧,清镜走回流。
堤外柳烟深浅,碧瓦起朱楼。
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
春色入帘钩。
桃李尽无语,波影动兰舟。
念谢公,平生志,在沧洲。
登临漫怀风景,佳处每难酬。
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
名迹竟谁留。
惟有尊前醉,何必问消忧。
在清澈的湖水上,修眉轻扫过远处的碧空,
如同清镜一般反射着水面回流。
堤外的柳树在烟雾中深浅不一,
碧瓦朱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把千里平云托付给友人,
将骚人的遗思包卷其中,
春色悄然透过帘钩洒入屋内。
桃李花开却无言可诉,
水波的影子在兰舟上轻轻荡漾。
我念念不忘谢公的志向,
他曾在沧洲寄情山水。
登高望远,尽情欣赏美景,
然而这些美好之处总是难以回报。
可叹从古至今,贤士如我与公多矣,
名迹又究竟留给谁呢?
唯有在酒前痛饮,何必去问消除忧愁的事。
作者介绍:叶梦得,字子美,号香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才情著称,作品多表现山水之美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湖光亭落成之际,寓意着对美好景致的赞美与对人生志向的思考。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水调歌头(湖光亭落成)》是叶梦得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诗以湖光亭的落成为背景,展现了自然景色的优美与诗人内心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描写眉目与湖水的清澈,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接着诗人以柳烟、碧瓦朱楼等意象,描绘出堤外的美丽景色,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诗中“念谢公,平生志,在沧洲”一句,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与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与志向的追寻。结尾的“惟有尊前醉,何必问消忧”,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豁达与洒脱。整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湖光亭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谢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桃李尽无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