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真兴寺阁》

时间: 2025-05-21 08:23:51

诗句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

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

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

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棱。

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

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胜。

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8:23:51

原文展示:

真兴寺阁
作者:苏轼 〔宋代〕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
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
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
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棱。
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
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胜。
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


白话文翻译:

山川与城墙,模糊地呈现出同样的轮廓。
市民与乌鸦,发出同样的声音。
这座阁楼到底有多高,谁又是为它而建?
我侧身送走落日,伸手去攀那飞星。
当年王中令,砍伐南山的红木。
画作留在阁楼下,铁面的眼睛闪烁着棱角。
身强八九尺,与阁楼一样高耸。
古人虽然狂妄,但他们的成就令人惊叹。
登上这座阁楼的人也气喘吁吁,作者又如何能胜过?
为何不来看看这座阁楼,那些人既勇敢又英俊。


注释:

  • 漠漠:模糊、朦胧的样子。
  • 浩浩:形容声音宏大,气势磅礴。
  • :阁楼,通常指高楼。
  • 王中令:指王安石,苏轼的好友和政治对手。
  • 斫木:砍伐木材。
  • 铁面眼:形容画作的生动与传神。

典故解析:

“王中令”指的是王安石,苏轼和王安石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他们在政治上有过合作,也有过激烈的争论。此句提到王安石斫木,暗指他在政治上的努力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晚年,他在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和人生的起伏后,依然保持着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以阁楼作为象征,表达了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真兴寺阁》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苏轼通过描绘自然山川与人造建筑的关系,表达了对人类成就与自然的反思。诗中,山川和城郭的“同一形”透露出一种和谐的哲学思考,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的紧密联系。而“市人与鸦鹊”的同声又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共鸣,展现出生活的日常与宁静。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阁楼为中心,探讨了人类的努力与成就。提到王安石的斫木,说明了历史的积淀与传承,以及在历史长河中,个体的渺小与伟大。诗的最后,以“其人勇且英”总结,既是对古人的敬仰,也是一种自我激励,鼓励人们勇于追求与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统一,强调两者的和谐。
  2. 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人声与鸟叫的对比,展现生活的多样性。
  3. 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对阁楼的高度与建造者的探寻,象征着人类的追求。
  4. 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5. 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引入历史人物,体现历史的厚重与传承。
  6. 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棱:强调画作的生动,表现艺术与现实的交融。
  7. 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对比人和阁的高大,表现出人的渺小与伟大。
  8. 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反思古人与今人,强调历史的影响。
  9.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胜:表达了登阁者的艰辛,暗示作者的自我反思。
  10. 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发出号召,鼓励人们勇敢探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与人文进行对比,增强诗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赋予自然以人的特征,强化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句式,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思想是对人类成就与自然的反思,强调历史的传承与个体的奋斗。作者通过对阁楼的描绘,引导读者思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阁楼:象征着人类的智慧与努力。
  • 山川:自然的永恒与不变。
  • 市人:生活的平凡与琐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问:诗中提到的“王中令”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苏轼
    • B. 王安石
    • C. 杜甫
  2. 问: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绝望
    • B. 鼓励与勇气
    • C. 怀旧
  3. 填空:诗中“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表现了____的对比。

答案:

  1. B. 王安石
  2. B. 鼓励与勇气
  3. 人与阁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真兴寺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但苏轼更倾向于历史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美。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不同,前者更加哲理性,后者则更具画面感。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太行 酬不疑雪中书怀见寄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四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 上已日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和胜之雪霁借马入局偶书 送冯状元归鄂州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二 供兵硙 南湖二首 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15画属木的汉字大全_15画属木的字详解 市籴 日字旁的字 显字草书怎么写?这份显字草书笔顺详解,助你轻松掌握_汉字草书学习 | 顯字草書 玉山将崩 雪字拼音怎么写_雪字的拼音及发音详解_汉字拼音学习 尣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赀给 月部首的字有哪些字_月部首汉字大全及笔顺详解 足字旁的字 承欢膝下 孔开头的成语 故态复萌 海涸石烂 孤衾独枕 卉翕 鸟毛笔字怎么写?鸟毛笔字书写技巧与笔顺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包含推的成语 南棹北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