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安同知赴阙五首》

时间: 2025-04-26 22:00:07

诗句

忧民白发三千丈,报国丹心十二时。

独倚长空望红日,满帘风雨燕喃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0:07

原文展示:

送安同知赴阙五首

忧民白发三千丈,
报国丹心十二时。
独倚长空望红日,
满帘风雨燕喃呢。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忧国忧民的情怀让我鬓发如霜,报效国家的赤诚之心在每个时辰都在燃烧。我独自倚靠在高空中眺望那红日,窗帘如风雨中的燕子轻声呢喃。

注释:

字词注释:

  • 忧民:关心百姓的疾苦。
  • 白发三千丈:形容忧愁过度,头发变白,夸张的表达对民众的忧虑。
  • 丹心:赤诚之心,忠诚的心。
  • 独倚长空:独自倚靠在高空,表达孤独和渴望。
  • 满帘:窗帘的意思,这里指窗外的景象。
  • 风雨燕喃呢:燕子在风雨中低声细语,形象生动。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丹心”与古代忠臣的情怀有关,常用于形容对国家的忠诚。
  • “白发”是古人常用来形容忧愁和年老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040年-1099年),字君谊,号湘山,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亦是一位政治家。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关心国事、民生的情怀,作品风格清新流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魏了翁送别友人安同知赴阙(即京城)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祝福及对国家、民众的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忧国忧民的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开篇的“忧民白发三千丈”将个人的忧虑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现出诗人对民众生活状况的关心,显示出其高尚的品德。接下来的“报国丹心十二时”,则强调了他对国家的无私奉献,表明了作者的忠诚与责任感。这种情感在“独倚长空望红日”中得到了升华,诗人独自站在高处,仰望着希望的红日,象征着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最后一句“满帘风雨燕喃呢”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展现出一种柔和而又深邃的思考。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有力,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透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忧民白发三千丈: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诗人因忧国而生的白发,突显对民众困苦的深切关心。
  2. 报国丹心十二时:强调诗人心中对国家的忠诚,时刻都在为国尽心。
  3. 独倚长空望红日:表现出一种孤独感与渴望,期盼着光明的未来。
  4. 满帘风雨燕喃呢:用燕子在风雨中低语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思念和感慨。

修辞手法:

  • 夸张:如“白发三千丈”,突出忧虑的程度。
  • 比喻:如“丹心”比喻忠诚的心。
  • 拟人:如“燕喃呢”,赋予燕子情感,使情景更生动。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与忠诚,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友人的美好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发:象征忧虑与年老。
  • 丹心:象征忠诚与赤诚。
  • 红日:象征希望与光明。
  • 燕子:象征柔情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发三千丈”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的年纪
    • B. 诗人的忧虑
    • C. 诗人的快乐
  2. “丹心”在诗中代表着什么?

    • A. 愤怒
    • B. 忠诚
    • C. 胆怯
  3. 诗中“独倚长空望红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孤独和渴望
    • B. 绝望
    • C. 开心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心,但其情感更为沉重,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困苦。
  • 李白《将进酒》: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体现了对生活的热忱和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诗三百首》
  • 《魏了翁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宴春源 李四仓曹宅夜饮 至南陵答皇甫岳 寄陶副使 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题 沙苑南渡头 送李擢游江东 殿前曲二首 甘泉歌 萧驸马宅花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绝壁悬崖 鸦雀无闻 立刀旁的字 阿达 石湖仙 辉光日新 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龙标夺归 包含黼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羽盖 缺隅 真数 亡羊得牛 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