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01:58
禁城鸡唱金门开,起居舍人携疏来。
榻前一奏一万字,历历写出忠义怀。
顿首惶恐臣昧死,越录敢言天下事。
百年河洛行胡朔,恨满东南天一角。
夷甫诸人责未酬,志士愁眠剑锋落。
天意未回事难举,乡来一试成千误。
尤羊频岁自相屠,盛衰大抵由天数。
昨臣衔命出疆时,自期有去必无归。
屈膝穹庐当愤死,天相孤忠半道回。
金山之下长江水,击楫中流书壮志。
东风吹上妙高台,略望江淮见形势。
形势从来只如此,几年待得天时至。
朝廷为计保万全,往往忘却前朝耻。
臣今未暇论规恢,胡虏已忘何虑哉。
中原旷地无人管,政恐英雄生草莱。
北方苦饥民骨立,万一东来窃吾粟。
边头诸州无铁壁,供问谁能备仓卒。
请朝廷厉精兵,择良将。
办多多,策上上。
更选人材,老练通达。
分守要冲,讲明方略。
一贤可作万里城,一人可当百万兵。
坐令国势九鼎重,所赖君心一点明。
长笺奏彻龙颜悦,继言臣愚进此说。
言虽甚鄙用甚切,宸断必行天下福,勿谓儒生论迂阔。
臣之肝胆与人别,读书岂为文章设。
王师若出定中原,玉堂敢草平羌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1:58
禁城鸡唱金门开,起居舍人携疏来。
榻前一奏一万字,历历写出忠义怀。
顿首惶恐臣昧死,越录敢言天下事。
百年河洛行胡朔,恨满东南天一角。
夷甫诸人责未酬,志士愁眠剑锋落。
天意未回事难举,乡来一试成千误。
尤羊频岁自相屠,盛衰大抵由天数。
昨臣衔命出疆时,自期有去必无归。
屈膝穹庐当愤死,天相孤忠半道回。
金山之下长江水,击楫中流书壮志。
东风吹上妙高台,略望江淮见形势。
形势从来只如此,几年待得天时至。
朝廷为计保万全,往往忘却前朝耻。
臣今未暇论规恢,胡虏已忘何虑哉。
中原旷地无人管,政恐英雄生草莱。
北方苦饥民骨立,万一东来窃吾粟。
边头诸州无铁壁,供问谁能备仓卒。
请朝廷厉精兵,择良将。
办多多,策上上。
更选人材,老练通达。
分守要冲,讲明方略。
一贤可作万里城,一人可当百万兵。
坐令国势九鼎重,所赖君心一点明。
长笺奏彻龙颜悦,继言臣愚进此说。
言虽甚鄙用甚切,宸断必行天下福,勿谓儒生论迂阔。
臣之肝胆与人别,读书岂为文章设。
王师若出定中原,玉堂敢草平羌策。
禁城的鸡鸣声响起,金门打开,
起居舍人带着奏疏前来。
榻前奏上十万字,
清楚地写出了忠义之情。
我恭敬地低头,心中惶恐,臣子昧于生死,
敢于记录天下大事。
百年间河洛地区被胡人侵犯,
我心中满是对东南一隅的愤恨。
夷甫等人责备我未能报答,
志士因此愁眠难安,剑锋落下。
天意未能回应,事情难以举起,
乡里一试却成千般错误。
尤羊频年自相残杀,
盛衰大抵由天命。
昨晚我接到命令出疆时,
自期去后必无归。
屈膝在穹庐下愤怒而死,
天命孤忠半路折回。
金山之下长江水,
在中流击楫书写壮志。
东风吹上妙高台,
略望江淮见未来形势。
形势从来如此,
几年才能等到天时。
朝廷为了保全万全,
往往忘却前朝的耻辱。
我现在没有时间谈论国策,
胡虏已经忘却何忧虑。
中原广袤无人治理,
政权恐怕英雄会埋没。
北方百姓饥饿,骨头都立起来,
万一敌人东来窃取我们的粮食。
边疆各州没有铁壁,
请问谁能备战仓促?
请朝廷精锐兵力,
择良将,
准备充分,策划周详。
要选拔有才干的人,老练通达。
分守要塞,讲明策略。
一个贤者可以筑起万里城,
一人可挡百万敌兵。
国势虽重,
却仰赖君主明智之心。
长笺奏上,龙颜悦目,
接着我愚弄地进言此事。
言语虽鄙陋却十分切合,
宸断必行天下之福,
不要说儒生论调迂腐。
我的肝胆与他人不同,
读书岂是为了文章的安排。
王师若出征必定定中原,
我敢在玉堂草拟平羌策。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希孟,号复古,北宋词人及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作品多以抒发忠诚于国、忧患意识及士人的理想情怀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嘉定年间,正值南宋面对外敌压力,诗人在此时通过诗歌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朝廷的忠告,力求挽救国家危机。
这首诗以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当时南宋政局的深刻反思与思考。开篇即以“禁城鸡唱金门开”引入,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政治背景,紧接着通过“起居舍人携疏来”的描写,表明自己在国家危难时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的情感贯穿始终,表现出诗人对忠义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在形式上,诗词运用了丰富的对仗与排比,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增强了诗的气势。诗中多次提及“忠”、“义”,反映了士人的理想与责任,表现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待。诗人以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表达出一位忠臣的无奈与愤懑,令人感受到深沉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夷甫”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江水”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