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2:1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2:19:12
荷花烂熳红,不见方塘水。
岧峣结飞阁,苒惹清香里。
露重忽欹侧,翩然翠禽起。
荷花盛开得灿烂红艳,却看不见方塘里的水面。
高耸的山峦上建有飞阁,淡淡的清香在这里萦绕。
露水沉重地倾斜着,忽然间翠鸟飞起。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飞阁”与“翠禽”均为古代文人所喜爱描绘的意象,常用来表现自然景色的幽美和鸟类的灵动。在古代诗词中,荷花常常象征着纯洁和高雅。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被誉为“史学巨匠”。司马光的诗词多表现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作品风格恬淡而又深邃。
创作背景: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芙蕖轩》创作于其晚年的某个夏季,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荷花的喜爱,可能是在与友人聚会时所作,体现了他在政治生涯之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荷花为主题,开篇便以“烂熳红”的荷花引人注目,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夏日水边景象。诗人用“荷花烂熳红”来表现荷花的绚丽,随即“却看不见方塘水”一句,似乎暗示着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疏离。然后,诗人转向描绘远处高耸的山峦和飞阁,这种布局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宽阔与深邃,还传达出一种人对自然的向往与留恋。
接下来的“苒惹清香里”,则用“惹”字传达了荷花清香的缠绵,细腻而婉转,令人陶醉。最后,诗人以“露重忽欹侧,翩然翠禽起”结束,全诗在轻灵的鸟影中收束,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表达了他在荷花盛开之时的感慨与思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荷花的颜色是怎样的?
A. 白色
B. 红色
C. 黄色
D. 紫色
“岧峣”指的是什么?
A. 平地
B. 高山
C. 河流
D. 森林
诗中提到的“翠禽”指的是什么?
A. 昆虫
B. 鳥类
C. 鱼类
D. 爬行动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