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1:5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1:55:43
鸡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
路明残月在,山露宿云收。
村店烟火动,渔家灯烛幽。
趋名与趋利,行役几时休。
清晨,公鸡的鸣叫催促人们起床,心中又生出许多愁绪。路上明亮的残月仍挂在天边,山间的露水在云层的收拢中渐渐消散。村里的店铺开始升起烟火,渔家的灯烛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幽静。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奔波,何时才能停下脚步休息呢?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名利的追逐以及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内心苦恼。鸡鸣、残月、村店等意象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忙碌,呼应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王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生活场景,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他的诗作常关心人间百态,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清晨,诗人可能在旅途中,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人们忙碌的生活。诗中流露出对名利追逐的反思,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困扰。
《早行》是一首描绘清晨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晨曦、村庄和渔家生活融入其中,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开篇以“鸡唱催人起”引入,既展示了早晨的到来,也暗示了人们为生活奔波的现实。接着,“路明残月在,山露宿云收”,诗人以自然景象映衬人心的愁苦,月亮与露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村店的烟火与渔家的灯烛则展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温暖与忙碌,但在这温馨的背后,诗人内心的愁绪依然难以消散。
最后两句“趋名与趋利,行役几时休”更是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名利追逐的无奈与疲惫。整首诗在清晨的美好与生活的艰辛之间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人们在现实中难以摆脱的困境。王观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与思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名利纷争的思考,揭示了现实生活的复杂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鸡唱”象征了什么?
“趋名与趋利”中的“趋”是什么意思?
诗中“渔家灯烛幽”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观的《早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宁静,但王观更多地触及了名利的追逐与内心的愁苦,而陶渊明则倾向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理想。两者的风格虽不同,但都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