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2:5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2:54:24
酹江月/念奴娇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十年前月。
徙倚桂枝空延伫,无物同心堪结。
冷落江湖,萧条门巷,犹著西楼客。
恨无铁笛,一声吹裂山石。
休说起舞登楼,那人已先我,渡江横楫。
圆缺不销青冢恨,漠漠风沙如雪。
西母长生,素娥好在,何皓当时发。
山河如此,月中定是何物。
遥远地怜惜那些儿女们,他们尚未懂得去怀念十年前的长安明月。我倚靠在桂树下,空自延伫,心中无物可结。江湖冷落,门巷萧条,西楼的客人仍在。恨不得有一支铁笛,吹响声声,裂山石为我所用。不要提起舞蹈和登楼,那人已先我一步,渡江而去。月亮的圆缺无法消弭我对青冢的恨,漫漫风沙如雪,飘散无踪。西母长生,素娥何在,谁能再见当时的白发。山河如此,月中定有我曾经的痕迹。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传世较少,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之时,表达了对长安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亲情的思念,反映出宋代士人对个人情感的重视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这首《酹江月》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开篇“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十年前月”,以“儿女”喻指年轻人,表现出对于年轻一代不懂得珍惜过去美好时光的惋惜。诗人接着描绘了自己孤独地倚靠在桂树下,空自思念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失落与寂寞。
在“冷落江湖,萧条门巷”中,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描绘加重了孤独感,与对“西楼客”的思念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深的惋惜与无奈。随后,诗人以“恨无铁笛,一声吹裂山石”表达了心中强烈的情感,渴望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忧伤。
整首词通过对月亮的描绘,结合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无限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失落。结尾部分的“山河如此,月中定是何物”,则引发人对历史与人生的深思,表现出一种无尽的惆怅与对未来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展开,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城市?
“恨无铁笛”中的“铁笛”象征什么?
诗中“西母长生”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