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唐多令 其四》

时间: 2025-05-09 01:12:51

诗句

日落紫霞洲。

兰舟稳放流。

玉虹仙、如在黄楼。

何必锦袍吹玉笛,听欸乃、数声秋。

赤壁舞涛头。

周郎还到不。

倚西风、袅袅余愁。

唤起横江飞道士,来伴我、月中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12:51

原文展示:

日落紫霞洲。兰舟稳放流。玉虹仙如在黄楼。何必锦袍吹玉笛,听欸乃数声秋。赤壁舞涛头。周郎还到不。倚西风袅袅余愁。唤起横江飞道士,来伴我月中游。

白话文翻译:

日落时分,紫色的霞光照耀着洲头。小船在水面上平稳地漂流。那如同玉虹般的仙子仿佛仍在黄楼之上。何必穿着华丽的锦袍,吹奏着玉笛,听那几声悠长的秋声呢?在赤壁之上,波涛翻滚,周郎是否还会再来?我倚着西风,细细品味那余下的愁绪。请唤醒横江的飞道士,来陪我在月下游玩。

注释:

  • 紫霞洲:指夕阳西下时,天空的紫色霞光映照的洲头。
  • 兰舟:小船,形容轻盈而美丽。
  • 玉虹:比喻美丽的仙女,寓意神秘与美好。
  • 锦袍:华丽的衣服,象征地位和财富。
  • 吹玉笛:演奏玉笛,表现出文人雅士的风雅。
  • 欸乃:船行时发出的声响,象征漂流的宁静与惆怅。
  • 赤壁: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象征英雄豪情。
  • 周郎:指周瑜,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擅长词曲和诗歌,风格多样,作品中常融入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唐多令 其四》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治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典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英雄的怀念。

诗歌鉴赏:

《唐多令 其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富有哲理的意境。诗的开头以日落的紫霞和稳放的兰舟为引,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自然景象。随后的“玉虹仙如在黄楼”则引入了仙女的意象,象征着美好与梦幻,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接着,诗人提出了“何必锦袍吹玉笛”的问题,似乎在反思生活的奢华与浮华,提醒人们不必追求外在的华丽,而要珍惜内心的宁静与真实。诗中提到的“赤壁舞涛头”,把历史与现实结合,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周郎的身影在此时显得既亲切又遥远,象征着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过往的感慨。

最后,诗人希望能有友人相伴,共同在月下游玩,表达了一种对友谊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落紫霞洲:描绘日落时分的美丽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
  2. 兰舟稳放流:小船在水面上平稳行驶,展现出一种从容与淡定。
  3. 玉虹仙如在黄楼:仙女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梦幻的美好。
  4. 何必锦袍吹玉笛:反思奢华的生活,强调内心的真实与宁静。
  5. 听欸乃数声秋:自然声响带来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惆怅。
  6. 赤壁舞涛头:历史背景的引入,表现出对英雄的怀念。
  7. 周郎还到不: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带有怀旧的情感。
  8. 倚西风袅袅余愁:借助自然力量表达内心的愁苦。
  9. 唤起横江飞道士:希望有友人相伴,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虹”比作仙女,增加了诗的美感。
  • 拟人:以“倚西风”表现情感,使自然景物富有情感。
  • 对仗:句式的对应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情感的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霞:象征着美好、宁静的时光。
  • 兰舟:代表自由与优雅的生活方式。
  • 玉虹:象征着梦幻与仙境。
  • 赤壁:历史的象征,承载着英雄情怀。
  • :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日落紫霞洲”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清晨的宁静
    • B. 日落时的美丽
    • C. 暴风雨的来临
    • D. 夜晚的寂静
  2. “何必锦袍吹玉笛”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奢华生活的向往
    • B. 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 C. 对友谊的珍视
    • D. 对历史的怀念
  3. “周郎还到不”中的周郎指的是谁?

    • A. 曹操
    • B. 周瑜
    • C. 刘备
    • D. 诸葛亮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描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比较,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刘辰翁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的表达。两者在意象上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注释与赏析》

相关查询

和十二月十七日雪 蚯蚓 送甥蔡駰下第还广平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送洪秘丞知大宁监 送王介甫知毗陵 送张子野秘丞知鹿邑 夜与邻几持国归 十一月十二日寒昭亭神 合门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诈叛 牛字旁的字 雝区 包含嗜的词语有哪些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私庙 愁绪如麻 富有四海 目字旁的字 看生见长 儿字旁的字 不测之忧 石字旁的字 蓊蘙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舌字旁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噬脐无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