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9:29
题百叶桃花
百叶双桃晚更红,
窥窗映竹见玲珑。
应知侍史归天上,
故伴仙郎宿禁中。
这首诗描绘了晚春时节,百叶桃花盛开,娇艳欲滴,透过窗户映照在竹子上,显得格外玲珑剔透。诗人感叹,这美丽的桃花应该是为侍史(侍奉天子的文人)所作,因为他已经归天,才会伴随仙人夜宿在禁宫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是古文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人之间的交流频繁。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而诗中提到的侍史则反映了对已故文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题百叶桃花》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间的感伤。开篇的“百叶双桃晚更红”,如画般的景象立刻引起读者的视觉共鸣,桃花的红色不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更代表着希望与生机。“窥窗映竹见玲珑”,通过窗户看向竹子,似乎在强调一种精致与细腻的美感,使得整幅画面更为生动、灵动。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已故文人的追忆:“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在这段描写中,诗人深入探讨了生死与美的关系,桃花的绚烂与人间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一丝惆怅。诗人通过对桃花的描写,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同时也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韩愈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不仅有春天的美丽景象,还有对于人间离合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桃花为引子,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对逝去文人的怀念,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爱情、美丽等主题相关,竹子则象征着谦虚与坚韧。诗中相互映衬,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诗词测试:
选择题:桃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春天的美丽
C. 坚韧
D. 逝去的时间
填空:诗中提到的“侍史”指的是__。
判断题:诗中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