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1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15:51
京城数尺雪,寒气倍常年。
泯泯都无地,茫茫岂是天。
崩奔惊乱射,挥霍讶相缠。
不觉侵堂陛,方应折屋椽。
出门愁落道,上马恐平鞯。
朝鼓矜凌起,山斋酩酊眠。
吾方嗟此役,君乃咏其妍。
冰玉清颜隔,波涛盛句传。
朝飧思共饭,夜宿忆同毡。
举目无非白,雄文乃独玄。
京城里落了数尺厚的雪,寒气比往年来得更猛烈。
漫天的雪花似乎没有落在地上,仿佛整个天空都被雪覆盖。
雪花崩奔而下,惊动了人们,纷纷扬扬令人惊讶。
不知不觉中,雪已经侵入了我的堂前,看来是要压断屋檐了。
出门时愁苦落脚不稳,上马时又担心马鞍会被平滑的雪面滑掉。
早晨的鼓声让我从睡梦中醒来,山中小斋却仍在酩酊大醉。
我正感叹这一场雪的严酷,您却在吟咏它的美丽。
冰雪似乎将我和您隔开,然而您的诗句却如波涛般传递到我心间。
早饭时我思念与您一起吃饭的情景,夜晚则想起与您共用毡子的温暖。
举目四望尽是白色,唯独您的作品如黑色的墨迹,独具魅力。
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其诗文典雅,气势宏大,常以直言不讳的风格抒发对社会和政治的看法。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推动了古文的复兴。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北方寒冬,京城的雪景引发了韩愈的感慨。诗中表达了他对雪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严寒的无奈,也有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人际间的温情。
《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是一首描绘雪景的诗,韩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将严寒的冬日与友情的温暖结合在一起。诗的开头,诗人通过“京城数尺雪,寒气倍常年”两句,直接描绘了京城被大雪覆盖的景象,展现了严寒的气候,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基调。接着,诗人用“泯泯都无地,茫茫岂是天”描绘出雪花的纷飞,看似无处不在,天与地的界限都被模糊,增添了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
在情感的传递上,韩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他在“吾方嗟此役,君乃咏其妍”中指出,尽管自己在感叹雪的刺骨寒冷,朋友却在欣赏雪的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态度。同时,诗中提到的共餐和共卧的回忆,增强了情感的温度,让人感受到人际间的温暖。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冬日雪景的壮美,更通过对雪的不同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友谊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与景象交融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严寒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温情,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深厚和生活的哲理。
雪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高洁、纯粹的情感,而在此诗中,雪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引发情感共鸣的媒介,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
诗中提到的“泯泯”主要是用来形容什么?
A. 雪量
B. 人的情感
C. 景象的迷离
D. 诗的美丽
诗中提到“朝鼓矜凌起”是指什么?
A. 早晨的乐声
B. 诗中的意象
C. 对友的思念
D. 对雪的赞美
“崩奔惊乱射”中的“射”指的是什么?
A. 雪花的飞舞
B. 光线的射出
C. 朋友的来访
D. 诗人的思绪
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韩愈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友谊的描写,而岑参则更侧重于描绘雪的壮丽景象及其带来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雪的美与严寒对人内心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