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8:59
绿杨枝上晓莺啼,
报融和天气。
被数声吹入纱窗里,
又惊起娇娥睡。
绿云斜亸金钗堕,
惹芳心如醉。
为少年湿了,
鲛绡帕上,
都是相思泪。
在绿杨的枝头,晨莺啼鸣,
这声音报来了温暖的春天。
几声歌唱飘入纱窗之内,
惊醒了沉睡的娇娥。
绿云轻轻垂下,金钗也随之落下,
这惹得芳心如醉。
为了那年轻人,
鲛绡帕上,
满是相思的泪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本诗作于宋代,具体作者不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尚与审美情趣。宋代诗词以细腻、婉约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时节。诗人可能身处花前月下,受到春天气息的感染,表达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爱情的思念。
《探春令·绿杨枝上晓莺啼》是一首描绘春天美好景象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温暖和对美好爱情的渴望。诗的开头,“绿杨枝上晓莺啼”便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引入,晨莺的啼鸣声如同春天的号角,唤醒了沉睡的万物,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激动。接着,诗人将莺啼声与温暖的天气相联系,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被数声吹入纱窗里,又惊起娇娥睡”一句,展现了春日的柔情。清晨的鸟鸣透过窗户传入室内,打破了宁静,惊醒了娇美的女子,这里不仅体现了春天的温暖,也暗含了爱情的甜蜜与忧愁。接下来的描写“绿云斜亸金钗堕”,通过绿云和金钗的意象,表现了女子的娇媚与春天的美好,金钗的落下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最后两句以“为少年湿了,鲛绡帕上,都是相思泪”收尾,表达了对远方少年深切的思念。这种情感在春天的背景下更显得浓烈,既有自然景色的美丽,又有内心情感的波动,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美好与思念之情展开,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女性的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春天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绿杨”指的是哪种树?
A. 柳树
B. 杨树
C. 桃树
D. 梅树
“晓莺啼”中,晓莺的声音传递了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暖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凋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唐代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杜甫的诗歌着重于国事与忧愁,而本诗则表现了个人情感与春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