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23:1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3:14:03
探春令·禅室美人蕉 其二
阿谁钗钏,施蒲团,笑燕支一簇。
看散花天女娇妆束。荫怀素庵头绿。
禅心婆子休烧逐。异寒崖枯木。
夜龛聊寄红绡宿。悟梦里原无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禅室中沉静的女子,问谁的钗环和珠宝镶嵌在蒲团上,仿佛看到一簇簇的燕子在嬉戏。看那散落的花瓣,天女般的娇妆被束缚住了,绿意在素雅的庵中荡漾。禅心的婆子不再追逐那些虚幻的东西,寒冷的崖边只有枯木。夜间的龛台上,寄托着一宿的红绡,领悟到梦中原本没有追逐的鹿影。
黄之隽(约1650-约1710),字子元,号雪涛,晚明清初诗人,致力于诗词和书画的创作。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和情感细腻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交织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茶禅生活,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探春令·禅室美人蕉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极具禅意的场景。诗中女子的美丽与自然的和谐相结合,表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头的“阿谁钗钏,施蒲团”,引发读者对美人身份的思考,接下来的“看散花天女娇妆束”则通过天女的形象突出女子的美。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既有生机,又透出一丝冷峻,正如“异寒崖枯木”所暗示的那样。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禅心婆子休烧逐”表达了对欲望的超越,强调一种淡泊名利的心境。最后一句“悟梦里原无鹿”则是对人生追逐的总结,意在劝诫人们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和女性美的赞美,更是一种哲学思考,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间美的描绘,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自我超越的追求,强调了禅宗思想中的无欲无求,旨在劝诫人们珍惜当下,领悟生命的真谛。
诗中提到的“钗钏”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饰品
c) 食物
“禅心婆子休烧逐”中“烧逐”的意思是什么?
a) 追求
b) 烧火
c) 休息
诗中提到的“梦里原无鹿”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c) 对爱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