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32
禾黍离离露一丘,淡烟轻霭夕阳秋。
微基西枕邯山尽,往事东随漳水流。
御辇金车何处去,閒花野草几时休。
可怜全赵繁华地,留作行人万古愁。
田野上的禾苗和谷穗稀疏地长在一丘,薄雾轻烟弥漫在夕阳下的秋天。微微的山丘西边依靠着邯山,往事随着漳水向东流去。御辇金车如今又去了哪里,闲花野草又要何时才能休息?可怜的是整个赵国的繁华之地,留给行人的却是万古的愁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子仪,号山人,南宋时期的词人,著名的文人和官员。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回顾过去的繁华与如今的凋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邯郸丛台》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繁华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开头两句通过禾黍与烟霭描绘出一幅秋天的乡村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萧瑟的氛围。接着,诗人以“微基西枕邯山尽”描绘出邯郸的地理位置,表现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往事如水,随着漳河流逝,诗人感到岁月的无情与流逝的悲伤。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对盛世的追问,金车御辇何处去,暗示着权力与辉煌的消逝。最后一句“可怜全赵繁华地,留作行人万古愁”,直白地表达了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惋惜,情感深沉且真挚。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充沛,运用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郊野的描写与对往昔繁华的追忆,表达了时间无情、世事变迁的主题,流露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禾黍离离露一丘”中“离离”指的是什么?
A. 稠密
B. 稀疏
C. 繁茂
诗人通过何种自然景象来表现秋天的氛围?
A. 雪
B. 雨
C. 烟霭
诗中提到的“御辇金车”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权力与繁华
C.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之仪的《邯郸丛台》与杜甫的《春望》都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但李之仪更侧重于秋天的萧瑟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着重于国家的动乱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诗人的不同关注点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