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3:42
满塞旌旗镇上游,各分天子一方忧。无因得见歌舒翰,可惜西山十八州。
这首诗描绘的是满塞这个地方的旌旗在镇上飘扬,大家各自承担着天子给予的忧愁。无奈无法见到歌声飘扬的美好景象,真是可惜西山的十八州。
薛逢,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云,世称“薛公”。他生于盛唐时期,诗歌风格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为主,尤其擅长描述边塞生活与风景。
《感塞》创作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争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感塞》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满塞的旌旗和天子的忧愁,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开头的“满塞旌旗镇上游”,不仅描绘了边疆的气氛,也暗示了战争的频繁与紧迫。接着“各分天子一方忧”,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忧虑,表明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难以逃避国家的命运与责任。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对文艺生活的渴望,“无因得见歌舒翰”,意味着尽管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人们依然渴望文化的繁荣与美好的生活。然而,最后一句“可惜西山十八州”则带有一种无奈与悲凉,西山的十八州不仅是地理上的界限,也象征着国家的分裂与不安。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结合了边塞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时局的忧虑。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思考,薛逢传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那份沉重的历史责任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旌旗”指的是什么?
A. 军旗
B. 诗歌
C. 书法
“可惜西山十八州”反映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无奈与悲凉
C. 愤怒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A. 战争
B. 和平与文化
C. 财富
《感塞》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表现了对边疆景色的描绘,但《感塞》更侧重于国家的忧虑,而《登鹳雀楼》则表达了对人生与自然的哲理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与意象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