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6:3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6:34:32
书事二首
刘克庄
因治陶朱术太精,世间无物足经营。
更将郭璞书频看,只恐青山尽凿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陶朱术(指陶渊明的种植技艺)而感到世间的事物难以经营;同时,他对郭璞的作品反复阅读,担心青山的美景会被人类不断开采而消失。
刘克庄(1187-1269),宋代著名诗人,字梦得,号天池,晚号清白山人,擅长词、诗,尤其以五言诗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处于战乱与变革之中,诗人通过对陶朱术和郭璞的提及,表达了对自然资源被破坏的深深担忧,反映了人们对传统农业和自然美的向往与保护意识。
这首诗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关怀。开篇提到“因治陶朱术太精”,诗人用陶渊明的名声来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陶渊明以其简朴的农耕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被视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随即,诗人转述世间的物质经营,使人感到无法满足,似乎暗示了过度追求物质的无奈与失落。
接下来的句子提到“更将郭璞书频看”,显示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郭璞以其精致的山水诗而著称,诗人反复阅读,似乎是在寻找一种慰藉和灵感。然而,最后一句“只恐青山尽凿平”则是对自然毁灭的忧虑,表达了对人类破坏自然的深切警惕。
整首诗虽短,却层层递进,情感真挚,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珍视与对人类行为的深思,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与思考。
整首诗围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展开,诗人通过对古代诗人的引用,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类行为的深刻反思,呼唤人们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诗中提到的“陶朱术”指的是哪个古代诗人?
郭璞以什么著称?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