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谢寿安簿寄锦屏山下所失剪刀》

时间: 2025-05-23 08:39:22

诗句

江夏尚能悲坠履,少原唯解泣遗{上竹下替}。

一刀所失安足系,不那久经人用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39:22

原文展示: 谢寿安簿寄锦屏山下所失剪刀 江夏尚能悲坠履,少原唯解泣遗簪。 一刀所失安足系,不那久经人用心。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江夏之地尚能因失去鞋子而悲伤,少原之地却只懂得为遗失的发簪哭泣。一把剪刀的丢失又何足挂齿,毕竟它早已习惯了人们的用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夏:地名,此处泛指地方。
  • 坠履:掉落的鞋子。
  • 少原:地名,此处泛指地方。
  • 遗簪:遗失的发簪。
  • 一刀:指剪刀。
  • 安足系:何足挂齿,不值得关注。
  • 不那:不奈,无奈。
  • 久经:早已习惯。
  • 人用心:人们的使用和关心。

典故解析:

  • 坠履:可能暗指《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为老人捡鞋的故事,表达对小事的重视。
  • 遗簪:可能暗指《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晋文公遗失发簪的故事,表达对旧物的留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哲理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失去一把剪刀后,感慨于人们对小事的过度关注,而写下的诗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江夏和少原两地人们对失物的不同反应,表达了作者对物质损失的淡然态度。诗中“一刀所失安足系”一句,直接表明了作者认为一把剪刀的丢失不值得过多关注。而“不那久经人用心”则进一步强调了剪刀早已习惯了人们的使用,其价值不在于物质本身,而在于人们的使用和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超脱物质、重视精神价值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江夏尚能悲坠履”,通过江夏之地对失鞋的悲伤,暗示人们对小事的过度关注。
  • 第二句“少原唯解泣遗簪”,通过少原之地对失簪的哭泣,进一步强调人们对物质损失的情感反应。
  • 第三句“一刀所失安足系”,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剪刀丢失的淡然态度。
  • 第四句“不那久经人用心”,强调了剪刀的价值在于人们的使用,而非物质本身。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江夏和少原两地人们对失物的不同反应进行对比,突出主题。
  • 象征:剪刀象征着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通过其丢失来探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超脱物质,重视精神价值。作者通过对剪刀丢失的淡然态度,表达了对物质损失的淡然和对人们过度关注小事的批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坠履:象征小事的重视。
  • 遗簪:象征对旧物的留恋。
  • 一刀:象征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坠履”和“遗簪”分别象征什么? A. 小事的重视和旧物的留恋 B. 大事的忽视和新物的追求 C. 物质的损失和精神的追求 D. 日常的琐事和历史的记忆

  2. 作者对剪刀丢失的态度是怎样的? A. 非常在意 B. 无所谓 C. 感到遗憾 D. 感到愤怒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重视物质价值 B. 超脱物质,重视精神价值 C. 对小事的过度关注 D. 对旧物的留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比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杜甫《春望》: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诗的风格和特点。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有助于理解邵雍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晓发黄巢矶芭蕉林中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格斋 武陵春 脕望 寄题张钦夫春风楼 过八尺遇雨三首 其二 梅残寒夜不寐新柳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 游水月寺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 赠尚长道签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瓦字旁的字 鼎湖龙去 屮字旁的字 毛竹 败军之将 包含暂的词语有哪些 汛守 血字旁的字 微察秋毫 墓志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骄庸 丶字旁的字 空空妙手 品头评足 高位厚禄 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