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夔门丁帅赴召》

时间: 2025-08-11 03:20:39

诗句

忆昔扪三峡,班荆拥暮寒。

宦情双鬓底,世事两眉端。

坏证扶须力,危机发更难。

胸中经济学,为国好加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3:20:39

原文展示:

送夔门丁帅赴召 崔与之 〔宋代〕

忆昔扪三峡,班荆拥暮寒。 宦情双鬓底,世事两眉端。 坏证扶须力,危机发更难。 胸中经济学,为国好加餐。

白话文翻译:

回忆往昔攀登三峡,与友人共坐于暮色中的寒冷。 官场的情感深藏于双鬓之下,世间的事务显露于双眉之间。 扶持破败的局势需要极大的力量,面对危机更是难以发动。 胸中满是治国理政的学问,为国家而努力,愿你多加餐饭。

注释:

  1. 扪三峡:指攀登三峡,比喻经历艰难。
  2. 班荆:指与友人共坐。
  3. 宦情:指官场中的情感和经历。
  4. 双鬓底:指隐藏在双鬓之下,比喻深藏不露。
  5. 两眉端:指显露在眉间,比喻表露无遗。
  6. 坏证:指破败的局势或状况。
  7. 危机:指危险的局势。
  8. 经济学:指治国理政的学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号菊坡,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历任多职,政绩卓著,文学成就亦高,尤以诗文见长。其诗风格清新,内容多涉及政治、社会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崔与之送别丁帅赴召的作品。丁帅可能是崔与之的同僚或朋友,因公务被召赴京。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共度的艰难时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怀。诗中“宦情双鬓底,世事两眉端”一句,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事务相结合,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末句“胸中经济学,为国好加餐”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为国家多做贡献,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昔扪三峡,班荆拥暮寒”:回忆往昔与友人共度的艰难时光,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2. “宦情双鬓底,世事两眉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事务相结合,展现了作者的深沉忧虑。
  3. “坏证扶须力,危机发更难”:表达了面对国家危机时的无力感和对友人的期望。
  4. “胸中经济学,为国好加餐”: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为国家多做贡献。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扪三峡”比喻经历艰难,“双鬓底”比喻深藏不露。
  2. 对仗:如“宦情双鬓底,世事两眉端”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与忧国,通过回忆与友人的共度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扪三峡:经历艰难的意象。
  2. 班荆:与友人共坐的意象。
  3. 双鬓底:深藏不露的意象。
  4. 两眉端:表露无遗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扪三峡”比喻什么? A. 经历艰难 B. 攀登高山 C. 游览风景 答案:A

  2. “宦情双鬓底,世事两眉端”中的“双鬓底”和“两眉端”分别比喻什么? A. 深藏不露和表露无遗 B. 隐藏情感和显露事务 C. 个人情感和国家事务 答案:A

  3. 诗的末句“胸中经济学,为国好加餐”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期望 B. 对国家的美好愿景 C. 对个人学识的自豪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怀。
  2.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诗词对比:

  1. 杜甫《春望》与崔与之《送夔门丁帅赴召》: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怀,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战乱的忧虑,而崔与之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友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注》:收录了崔与之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2.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崔与之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周少晳咏梅韵五首 和徐志父道中池亭独游之什二首 吴武氏表兄 寿湖南汪仓十首 岁晚寄罗舜举 宿田舍遇雨 江上舟中 江楼雪望 江皋即事 寄题李筠叟主簿所居竹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结的成语 齊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一抹黑 亲上作亲 一面如旧 杯水之敬 缶字旁的字 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声振屋瓦 祸迫眉睫 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君子不究既往 单耳刀的字 刚愎自用 凤引九雏 碌碌无能 包含躁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