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8:12
天然奇石耸云端,下浸龙泓一掬寒。
静听潺湲眠未得,不妨乘月依阑干。
自然形成的奇石高耸入云,下面浸没在龙泉的湖水中,寒气袭人。静静地倾听潺潺流水,虽然还未入眠,不妨在月光下倚靠栏杆。
“龙泓”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清澈的水源,象征着清新与灵动。此诗描绘的环境具有仙境般的宁静与美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谢岳甫,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这首诗可能是在谢岳甫游览大涤洞天时所作,洞天是自然美与灵韵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天然奇石耸云端”的句子引入,展现出一种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接下来的“下浸龙泓一掬寒”描绘出水的清冷,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似乎能够感受到水的寒意与清澈。诗人在此处不仅仅是在描述景象,更是在表达一种心境:身处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色中,心中自然生出一份宁静与安详。
“静听潺湲眠未得”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诗人静静倾听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似乎在等待着入眠的时刻,但此刻的宁静却让人沉醉。“不妨乘月依阑干”则是一种自我解脱的表现,尽管未能入眠,但诗人愿意在月光下悠然自得,依靠栏杆,享受夜的静谧与美好,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生活的欣赏与对宁静内心的追求。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欣赏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态度。
“天然奇石耸云端”中的“奇石”指的是什么?
A. 人工雕刻的石头
B. 自然形成的石头
C. 垃圾石头
诗中提到的“龙泓”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一种鸟类
C. 清澈的泉水
诗人选择在月光下做什么?
A. 睡觉
B. 乘凉和欣赏自然
C. 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