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4:28
题天清寺安上人北轩
南城繁氏台,维昔孝王筑。
歌吟寂无闻,万楹联佛屋。
道人开北牖,俯就百乔木。
八月鸣青蝉,槐蛾委平绿。
客来借榻卧,吹睡俄顷足。
疏雨隔斜阳,垂虹跨长陆。
良游怅迟后,回谢三庚酷。
瘦马尾华轩,江颜尘一掬。
昨非忽复道,佳约犹可续。
载酒定何时,新黄糁庭菊。
南城的繁氏台,是昔日孝王所建。
歌声吟唱却无人听闻,万间佛屋倒映其中。
道人打开北窗,俯瞩那百树丛林。
八月里青蝉高鸣,槐枝上的蛾子停落在平绿的草地上。
客人来此借榻而卧,轻轻地吹睡片刻。
细雨隔着斜阳,彩虹横跨长陆。
美好的游玩令我感到迟疑,回想起那三庚日的酷热。
瘦马牵着华丽的轩车,江水的尘土轻轻抚摸着我。
往日的情景忽然再提起,佳约依然可以续写。
载着酒定何时再聚,新黄的菊花正在庭院中绽放。
贺铸(约 1052-1125),字季真,号秋水,晚号海棠居士,宋代著名词人,擅长于词的创作。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这首诗写于贺铸的晚年,他在天清寺的北轩中,面临自然景致,感怀人生。诗中流露出对往日友谊的追忆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悟。
贺铸的《题天清寺安上人北轩》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内心情感交融的诗作。全诗以南城繁氏台为起点,展现了昔日的繁华与当前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歌吟寂无闻,万楹联佛屋”通过对比,揭示了人事的无常,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随后的描写则转向自然,道人开窗俯瞩百乔木,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八月鸣青蝉,槐蛾委平绿”描绘了夏日的宁静与生命的活力,既有蝉鸣的清脆,又有蛾子的轻盈,恰到好处地营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场景。接着,客人来到此地,借榻而卧,轻松地享受这宁静的环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意境,并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聚会的期盼。尤其是最后两句的“载酒定何时,新黄糁庭菊”,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示了对人生美好时光的珍视与追求。
南城繁氏台,维昔孝王筑。
歌吟寂无闻,万楹联佛屋。
道人开北牖,俯就百乔木。
八月鸣青蝉,槐蛾委平绿。
客来借榻卧,吹睡俄顷足。
疏雨隔斜阳,垂虹跨长陆。
良游怅迟后,回谢三庚酷。
瘦马尾华轩,江颜尘一掬。
昨非忽复道,佳约犹可续。
载酒定何时,新黄糁庭菊。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贺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题天清寺安上人北轩》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贺铸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八月鸣青蝉”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诗中“载酒定何时”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聚会的什么情感?
A. 忧虑
B. 期待
C. 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