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凉轩》

时间: 2025-07-12 11:18:01

诗句

酷暑如何避,虚轩落始成。

地闲气易爽,境胜目须清。

月上帘色静,风来竹坞鸣。

公馀亦自适,山水入琴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1:18:01

原文展示:

《凉轩》 ——吕希彦 〔宋代〕

酷暑如何避,虚轩落始成。
地闲气易爽,境胜目须清。
月上帘色静,风来竹坞鸣。
公馀亦自适,山水入琴声。


白话文翻译:

在酷暑中我们该如何避暑呢?只有虚空的凉轩方能渐渐成型。
大地清闲,空气容易清爽,环境美好,眼睛也需要清晰。
月光洒在帘子上,静谧的夜色令人心醉,风吹过竹林,发出悦耳的鸣响。
在闲暇时光中,我也感到自在,山水的景致仿佛融入了琴声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酷暑:指非常炎热的夏季。
  • 虚轩:虚空的凉亭,指有遮蔽物的地方,给人以清凉之感。
  • 落始成:落下的东西开始形成,意指环境逐渐具备避暑的条件。
  • 地闲:土地清闲,没有喧嚣。
  • 境胜:环境优美。
  • 目须清:眼睛需要明亮,视野清晰。
  • 月上帘色静:月光洒落到窗帘上,环境显得安静。
  • 竹坞:竹林中的小屋。
  • 公馀:闲暇时间。
  • 山水入琴声:山水的景致融入了琴声,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的感受。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山水”与“琴声”暗示了古代文人雅士对自然和音乐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希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其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凉轩》写作于夏季,诗人在酷热中寻找清凉安静的避暑之地,反映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凉轩》以清新淡雅的风格,描绘了一个避暑的理想场景。诗人在酷暑中通过“虚轩”这一意象,传递出一种凉爽舒适的感觉,表现了对清凉环境的渴望。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空间,地面清闲,空气清爽,这种环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舒适,更是心灵上的宁静。

接着,诗人通过“月上帘色静,风来竹坞鸣”的描写,营造出幽雅的夜晚氛围。月光洒落,风吹竹林,形成了自然与音乐的和谐,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

最后,以“公馀亦自适,山水入琴声”结束,表达了在闲暇时光中,诗人感受到的自然的美好和心灵的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夏日的酷热与清凉的避暑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酷暑如何避:发问句,提出在酷暑中如何找到避暑之处的困惑。
  2. 虚轩落始成:回答前句,说明虚空的凉亭逐渐成型,暗示了一个清凉的环境。
  3. 地闲气易爽:描绘环境,地面清闲,空气清爽,营造了一个舒适的氛围。
  4. 境胜目须清:强调环境的优美,眼睛需要清晰,暗示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5. 月上帘色静:描绘夜晚的宁静,月光洒落,增添了诗意。
  6. 风来竹坞鸣:风吹过竹林,发出悦耳的声音,表现自然的和谐美。
  7. 公馀亦自适:在闲暇时光中,诗人感到自在,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享受。
  8. 山水入琴声:山水的景致与琴声相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虚轩”比作避暑的场所,暗示清凉。
  • 对仗:如“月上帘色静,风来竹坞鸣”,形成对称美。
  • 拟人:风来时竹子发声,赋予自然以生命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对自然清凉环境的渴望,以及在心灵上追求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酷暑:象征着困扰和不适。
  • 虚轩:代表着避暑的理想场所,象征着清凉和宁静。
  • :象征着宁静和美好,常与诗人的情感相连。
  • :象征着清雅和高洁,也代表了自然的声音。
  • 琴声:象征着文化和艺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酷暑如何避”,诗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 A. 去海边
    • B. 找虚轩
    • C. 读书
  2. 诗的最后一句中,山水和琴声的关系是?

    • A. 对立
    • B. 融合
    • C. 无关
  3. “月上帘色静”中的“静”指的是什么?

    • A. 环境安静
    • B. 心情平静
    • C. 诗歌静止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月夜忆舍弟》吕希彦《凉轩》都表现了对月夜的描绘,但杜甫通过对兄弟的思念,表达了浓厚的情感,而吕希彦则更关注于自然的清凉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作品集。
  • 《古代诗词鉴赏》:关于古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眺 月夜闲步 次韵李子长 送王木叔黄州教职 浯溪读中兴碑 罗池柳侯祠 乘小舟渡江登黄鹤楼 寄题不碍云轩二首 其二 寄题不碍云轩二首 其一 送亲戚钱尉入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实蕃有徒 隋宫 烦省 打退堂鼓 浮收勒索 齲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令苛则不听 登庸纳揆 虚应故事 十年读书 田田 糹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