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19
欲寻酒处结生涯,安得藤枝引病骸。
栗里对花皆逸事,醉乡眠月亦无怀。
影临秋水疑乌帽,足入云山信短鞋。
起倒惟公深有意,不知何处是瑶阶。
想要在酒处安定生涯,怎么能让藤枝牵引我这病弱的身躯呢?
在栗树下与花相对的都是些轻松的往事,醉在乡间睡月也无所牵挂。
影子映照在秋水中,像是乌帽一般,脚踏入云山,仿佛信步轻松。
唯有惟公深有情意,却不知何处是那瑶台的阶梯。
李瑜是明代的一位诗人,性情洒脱,擅长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怀。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酒、花、月为题材,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作于李瑜流浪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酒、花、月等意象表现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病弱身躯的感慨。
《次韵李子长》是一首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的诗篇。从字里行间中,读者能够感受到李瑜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却又被现实的病弱身躯所束缚。诗人借助自然景色与酒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洒脱而又无奈的情感。开头两句“欲寻酒处结生涯,安得藤枝引病骸”,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然而身体的虚弱却使他难以实现这一理想。
接下来,诗人提到“栗里对花皆逸事”,这里的“逸事”不仅是对过往轻松愉快生活的怀念,也是对当前生活无奈的反衬。醉乡的“眠月”更是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心境,似乎在无忧无虑的醉意中,诗人可以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
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心境,“影临秋水疑乌帽,足入云山信短鞋”,这里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仿佛诗人可以不受束缚,自由地漫游。但最后一句“起倒惟公深有意,不知何处是瑶阶”,又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迷茫,似乎在追寻理想的路上,诗人仍然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宿。
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怀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李瑜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独特视角。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了李瑜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人用酒、花、月等元素展现了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身体虚弱和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感慨。
诗中提到的“藤枝”象征什么?
“醉乡眠月”的意象表现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否实现?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李瑜的《次韵李子长》更显得柔和与内省。李白的豪放与奔放,更加突出对酒的热爱,而李瑜则在醉酒中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沉思,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