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乘小舟渡江登黄鹤楼》

时间: 2025-05-21 00:01:35

诗句

汉上层阴初作雪,目送寒空鸟飞绝。

扁舟一叶横江来,水烟漠漠江天开。

玉笛仙人渺何处,黄鹄矶头仙枣树。

枣花吹落满城香,仙梦依稀武昌住。

武昌城下江水流,武昌城上三重楼。

游入到此不忍去,芳草白云生远愁。

我今亦是江湖客,望远登高头欲白。

不须更访白云楼,击楫中流楚山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0:01:35

原文展示:

乘小舟渡江登黄鹤楼
作者: 金虞 〔清代〕

汉上层阴初作雪,
目送寒空鸟飞绝。
扁舟一叶横江来,
水烟漠漠江天开。
玉笛仙人渺何处,
黄鹄矶头仙枣树。
枣花吹落满城香,
仙梦依稀武昌住。
武昌城下江水流,
武昌城上三重楼。
游入到此不忍去,
芳草白云生远愁。
我今亦是江湖客,
望远登高头欲白。
不须更访白云楼,
击楫中流楚山碧。

白话文翻译:

在汉江上,层层阴云初降雪花,
我目送寒空中飞绝的鸟儿。
一只小舟横渡江面而来,
水雾弥漫,江天相接。
那玉笛仙人,不知身在何处,
黄鹄矶头有仙人栽下的枣树。
枣花飘落,满城弥漫着香气,
仙人的梦境依稀是武昌的所在。
武昌城下江水潺潺流淌,
城上高耸着三重楼阁。
游玩至此,令人不忍离去,
芳草与白云中生出远方的愁绪。
我如今也是江湖的旅客,
遥望远方,心头已欲白发。
不必再去寻访白云楼,
击桨于江中,楚山如碧。

注释:

  • 层阴:指阴云层层,天气阴沉。
  • 扁舟:小船。
  • 水烟:水面上的薄雾。
  • 玉笛:指仙人的乐器,用以象征仙境。
  • 黄鹄:一种鸟,象征高远的志向。
  • 仙梦:与仙境相关的美好梦境。
  • 武昌:地名,位于长江边,历史悠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虞,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一带,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作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乘小舟渡江登黄鹤楼》写于金虞游历武昌时,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人生旅途的感慨。黄鹤楼是历史上著名的诗歌题材,诗人在此地感受历史的沉淀和个人的渺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浓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江河山川的深厚情感。开篇描绘了寒冬初雪的景象,清冷而幽静,给人以凄凉之感。接着,诗人通过小舟的意象,象征着人生的旅途,水烟弥漫的江面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探索。随着诗的深入,黄鹄、仙梦等意象的出现,带来了一丝超脱的情绪,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归属。结尾处,诗人说自己也是江湖客,虽然心中充满了愁绪,但仍然选择在江中击桨,享受自然的美景,表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上层阴初作雪:描绘天气,由阴云转为初雪,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2. 目送寒空鸟飞绝:目送鸟儿飞去,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3. 扁舟一叶横江来:小舟横渡,象征旅途的开始。
  4. 水烟漠漠江天开:水面上的薄雾,带来一种朦胧的美感。
  5. 玉笛仙人渺何处:提到仙人,增添了神秘感。
  6. 黄鹄矶头仙枣树:描绘自然中的灵性与生命。
  7. 枣花吹落满城香:香气扑鼻,象征着美好的记忆。
  8. 仙梦依稀武昌住:对理想与现实的追忆。
  9. 武昌城下江水流:描绘了江水的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
  10. 武昌城上三重楼:高楼耸立,象征历史的厚重。
  11. 游入到此不忍去:表达了对美景的留恋。
  12. 芳草白云生远愁:草木与白云共同营造出遥远的愁绪。
  13. 我今亦是江湖客:自谦之语,表明自己的身份。
  14. 望远登高头欲白:登高远望,感慨人生的短暂。
  15. 不须更访白云楼:不再追寻理想,选择当下。
  16. 击楫中流楚山碧:在江中划桨,享受眼前的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扁舟一叶”比喻旅途的孤独与渺小。
  • 拟人:如“水烟漠漠”赋予水烟以生命。
  • 对仗:如“芳草白云”与“江水流”的对称。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江水:象征流动的时间与人生的旅途。
  • 小舟:代表自由与探索的精神。
  • 黄鹤楼: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 白云:象征着理想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扁舟一叶”指的是什么?

    • A. 一艘大船
    • B. 一只小舟
    • C. 一片树叶
    • D. 一只鸟
  2. 诗中提到的“玉笛仙人”象征什么?

    • A. 人生的理想
    • B. 自然的美
    • C. 远方的朋友
    • D. 过去的回忆
  3. “芳草白云”在诗中代表了什么情感?

    • A. 思乡之情
    • B. 远方的愁绪
    • C. 欢乐的景象
    • D. 失落的记忆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描写了高楼的壮丽景色,但更侧重于“白日依山尽”的壮阔。
  • 《庐山谣》:强调自然的神秘与变化,带有更多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金虞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黄鹤楼的诗歌文化》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河北贬滁州初入汴河闻雁 招许主客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 和武平学士岁晚禁直书怀五言二十韵 玉楼春 鹭鸶 感春杂言 续作永昭陵挽词五首 寄阁老刘舍人 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点水一个心汉字解析_三点水偏旁汉字详解 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矛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陆界 虞褚欧颜 割席断交 惊才风逸 餫夫 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幽天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_他乡故知诗句解析与用法详解 梓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梓的读音与书写详解 迻易 一掷巨万 shu的汉字全收录_shu的汉字写法详解 首字旁的字 木字加见字念什么_木字加笔画汉字读音详解 腊梨 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