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2:50
琐窗寒 其一 花户油窗
作者: 张慎仪 〔清代〕
茜镛纱轻,碧棂纸脆,不宜冬晚。
为翻新样,添换琉璃片片。
任信风吹过重翻,总疑遮煮一层绢。
只书墙暖日,玲珑透影,砚冰能泮。
烂漫。供清玩。
似云母画屏,花浓目眩。
燕寝凝香,最便消寒琼宴。
纵周遭掩映如云,仍朗朗隔窗易辨。
到春时窗外桃开,好觑春人面。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冬季的窗户景象。轻薄的茜镛纱窗帘,脆弱的碧棂纸窗,在冬晚的寒冷中显得不太适合。为了更新样式,换上了几片琉璃窗。任凭寒风吹过,窗帘总是像被重重覆盖了一层纱。墙上只留下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的影子,像砚台上的冰水能流动。这样的景象显得烂漫可爱,供人欣赏。窗户如同云母制成的画屏,花的浓艳让人目眩。燕子归来的地方散发着香气,最能驱散寒冷的宴会。即使周围的环境如云般遮掩,仍然能清晰地透过窗户辨别外面的景象。等到春天窗外桃花盛开时,正好可以窥见春天的面容。
作者介绍:
张慎仪,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细腻,讲求意境与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表达了诗人对寒冷的感受和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思考。
《琐窗寒 其一 花户油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日窗外的景象,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将一个简单的窗户环境升华为一种生活的美学体验。开篇的“茜镛纱轻,碧棂纸脆”以细腻的触感引入,营造出一种轻巧而脆弱的氛围,恰如冬日的寒冷使人感到的不适。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任信风吹过重翻”使人感受到窗外的寒风与室内的温暖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诗中“似云母画屏,花浓目眩”一句,不仅描绘了窗外春花的绚烂,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最后以“到春时窗外桃开,好觑春人面”结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憧憬,表达了对新生与希望的渴望。这种对比与期待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暖与生机,令人倍感亲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对冬日寒冷的感受与对春天温暖的期待,传递出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茜镛纱轻”中的“茜镛”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燕寝凝香”是什么意思?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