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5:26
琐窗寒
作茧悲丝,镌怀聘月,意多言外。
情非梦殢,咽断寒蝉声里。
伴清宵风凄露重,馀音已搅银河碎。
自海绡去后,词坛冷落,空想高致。
还是。飘零意,纵豆蔻青楼,迷离烟水,京华憔悴。
算几辈又成新鬼。
更何堪落日玄猿,哀筝弹出沧桑泪。
莫重吟草长江南,愁根生乱苇。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人在悲伤的情绪中,仿佛被茧困住,思念着某个如月光般美好的存在,但情感却超出了言语的表达。那种情感并非梦中的缠绵,而是在寒蝉的鸣叫中断裂。夜空中的寒风凄冷,露水沉重,余音仿佛搅动了银河的碎片。自从离开海绡(比喻一种美好的事物)后,词坛的冷清让人空想高远的理想变得遥不可及。飘零的情感,尽管在繁华的青楼中纵情,却也在迷离的烟水中显得憔悴。经过几代人的轮回,往昔的情感已成新鬼。更何况,落日的余晖中,黑猿悲哀地弹奏着古筝,流出沧桑的泪水。此时,不要再吟唱那草长的江南,因为愁苦的根已在杂乱的芦苇中生长。
作者介绍:饶宗颐(1899年-1996年)是近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常常融入个人的独特视角,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饶宗颐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在历史变迁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下,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愈发浓烈。
这首《琐窗寒》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深切思考。开篇的“作茧悲丝”便直接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仿佛被情感的茧所束缚,无法自拔。随着诗句的推进,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寒蝉的鸣叫声与清冷的风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提到“银河碎”,不仅是对美好理想的追忆,更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悲哀。
诗人对词坛的冷落感到失落,似乎在表达对当下文艺环境的无力感。他用“飘零意”来形容自己在繁华与落寞之间的摇摆,展现了对青春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反思。最后,落日与黑猿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表达出深沉的哀伤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的最后一句“莫重吟草长江南”,更是深刻地揭示了愁苦的根源,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逝去青春和美好往昔的追思,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
填空题:诗人用“____”来形容自己在繁华与落寞之间的摇摆。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银河”象征着理想与梦想。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