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礬花》

时间: 2025-04-27 05:15:14

诗句

万花开遍郑花明,风堕纖纖萼频□。

小白挼香传七里,繁英筛雪饯三春。

无言甘作凌波弟,有意端凝老子身。

叶染嫩黄成色易,苔阶积糁总归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5:14

原文展示

山礬花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万花开遍郑花明,
风堕纖纖萼频。
小白挼香传七里,
繁英筛雪饯三春。
无言甘作凌波弟,
有意端凝老子身。
叶染嫩黄成色易,
苔阶积糁总归尘。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可以翻译为:
万朵花儿在郑地尽情开放,
微风吹落细小的花瓣。
那小白花的香气传遍七里,
繁花如雪,送别春天的盛景。
我甘愿默默成为波上的弟子,
却又深知老子的道理。
叶子染上嫩黄,颜色容易变化,
苔阶上积聚的尘埃终究归于尘世。

注释

  • 万花:指各种花卉,这里特指盛开的花朵。
  • 郑花:特指郑地的花,可能指郑州或郑国的花卉。
  • 纖纖萼:细小的花萼,形容花朵娇嫩。
  • 小白:可能指一种小白色的花。
  • 挼香:挤压香气,形容花香浓郁。
  • 筛雪:形容花朵繁密如雪,增添春意。
  • 凌波弟:比喻随风起舞,甘愿做波上的一员。
  • 老子: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寓意深远的道理。
  • 嫩黄:指刚发芽的新叶,颜色柔和。
  • 苔阶:长满苔藓的台阶,象征时间的沉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山礬花》创作于一个春日的午后,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勃勃生机和花香四溢的氛围,意在表达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心灵的感悟。

诗歌鉴赏

《山礬花》是一首描绘春天花卉盛开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篇“万花开遍郑花明”,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花海的场景,色彩斑斓的花朵竞相开放,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繁华。而接下来的“风堕纖纖萼频”,则运用动词“堕”表现出微风的轻柔,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花瓣飘落的瞬间,传达出一种轻盈的美感。

诗中的小白花以其香气传遍七里,显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以“繁英筛雪饯三春”来形容花朵的繁盛,仿佛雪花般洒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意象不仅美观,而且寓意着春天的温暖与希望。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道理的深刻理解,愿意甘心做“凌波弟”,这蕴含着对自然的谦卑与敬畏。最后“叶染嫩黄成色易,苔阶积糁总归尘”,则引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暗示着自然的变化与人的命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是一首引人深思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花开遍郑花明:描绘了花开的盛况,营造出热闹的春日气氛。
  2. 风堕纖纖萼频:微风轻拂,花瓣轻轻落下,体现了春天的柔和与美丽。
  3. 小白挼香传七里:小白花的香气飘散远方,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延续。
  4. 繁英筛雪饯三春:形容花朵如雪般繁盛,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热闹。
  5. 无言甘作凌波弟:表达了诗人愿意默默无闻地追随自然的心态。
  6. 有意端凝老子身:引入哲学思想,表明对自然法则的理解与尊重。
  7. 叶染嫩黄成色易:新叶的颜色变化,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8. 苔阶积糁总归尘:苔藓的积累与尘埃的归宿,暗示着生命的归宿与轮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雪,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
  • 拟人:赋予花朵以情感,显得生动而富有情感。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花卉,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生命短暂与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繁荣与美好。
  • :代表着轻柔与变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变化。
  • :象征着时间的积累与生命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花开遍郑花明”的意思是什么? A. 只在郑地开花
    B. 花儿盛开,景色明亮
    C. 花儿寂寞无闻

  2. “小白挼香传七里”中的“小白”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小白花
    B. 小白兔
    C. 小白云

  3. “无言甘作凌波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渴望名声
    B. 甘愿隐退
    C. 不屑一顾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希望。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借景抒情,体现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董嗣杲的《山礬花》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自然,但董的诗更注重春天的生机与繁华,而王的诗则体现秋天的宁静与淡泊。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理解不同自然季节带来的情感变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得江西报六言十首 杂咏一百首·甘罗 送卓漳州二首 送洪使君 即事十首 七月二十日自瀑上先归方寺丞遣诗夸雷雨之壮 杂咏一百首·韩非 道傍松一首 六言吾首赠李相士景春 闻何立可李茂钦讣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旧防 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引决自裁 兀字旁的字 罄其所有 仪宾 赤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寝不遑安 愤时嫉俗 貝字旁的字 风风火火 鞅缰 巳字旁的字 旋流 手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