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即事十首》

时间: 2025-07-30 11:50:43

诗句

占断百花白,摘来三伏凉。

着身素馨国,荀令未为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1:50:43

原文展示:

占断百花白,摘来三伏凉。着身素馨国,荀令未为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占有了百花盛开的美好时光,采摘来一缕三伏天的凉爽。身处于素馨花的国度,然而荀子的香气却未曾扑鼻而来。

注释:

  • 占断:占有、占据。
  • 百花白:形容花开时的美丽景象。
  • 三伏凉:指盛夏时节的清凉感受。
  • 素馨国:素馨花的故乡,象征着一种清雅的环境。
  • 荀令:指荀子的香气,荀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文,号梁溪,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和词人。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以山水田园诗和咏怀诗名世。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安宁和灵感。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开篇“占断百花白”,从视觉上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摘来三伏凉”则通过感官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盛夏的清凉,仿佛可以体会到那股清风袭来的愉悦。接下来的“着身素馨国”将读者引入一个清新脱俗的环境,素馨花象征着纯洁与优雅,诗人身处其中,却“荀令未为香”,似乎在表达一种失落与遗憾,尽管身处美丽的境地,却没有感受到理想中应有的芬芳。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思与内心的挣扎,展示了他在清幽环境中的孤独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占断百花白:诗人以“占”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百花盛开的景象仿佛是他的私有。
  2. 摘来三伏凉:通过“摘”字表现了对自然的主动探索,三伏的凉意让人感觉舒适,是对炎热的反叛。
  3. 着身素馨国:诗人身处于一种理想的环境,素馨花的清香应该是生活的理想状态。
  4. 荀令未为香:强调了现实的失落,即使身在美好的环境中,理想的香气却无法如愿地存在。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对仗工整,展现了诗人的修辞技巧。
  • 意象:通过“百花”、“三伏凉”等意象,传达出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索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花:象征美好、青春与活力。
  • 三伏凉:代表清爽、舒适的生活状态。
  • 素馨国:象征纯洁、理想的生活环境。
  • 荀令:代表理想中的美好事物,未能实现的香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占断百花白”意指什么? A. 拥有了所有的花
    B. 只看到白色的花
    C. 占有了美好的时光

  2. “三伏凉”表达了怎样的感受? A. 炎热的夏天
    B. 清爽的凉意
    C. 春天的温暖

  3. 诗人为何提到“荀令未为香”? A. 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B. 说明香气的来源
    C. 表达对荀子的失望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李白在诗中表现出对孤独的积极态度,而刘克庄则在美好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失落与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心境和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 送柳察谏议叔 杂兴六首 其五 乌程李明府水堂同卢使君幼平送奘上人游五台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 春日又送潘述之扬州 法华寺上方题江上人禅空 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 和李侍御萼岁初夜集处士书阁 陇头水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稠人广坐 年华虚度 卜字旁的字 算计儿 保安 攴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黠巧 玉减香消 三余读书 止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毛羽零落 败火 下位概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