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飞阁》

时间: 2025-04-27 15:05:21

诗句

飞阁凌波浮渺茫,碧山白云坐相忘。

好风历楯泛我袂,兴来取缨濯沧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5:21

原文展示: 飞阁凌波浮渺茫,碧山白云坐相忘。好风历楯泛我袂,兴来取缨濯沧浪。

白话文翻译: 高耸的楼阁仿佛凌驾于波涛之上,漂浮在茫茫的远方,坐在碧山与白云之间,彼此忘却。和煦的风穿过栏杆,轻轻拂动我的衣袖,兴致来时,我解下帽带,在沧浪之水中洗涤。

注释:

  • 飞阁:高耸的楼阁。
  • 凌波:形容楼阁高耸,仿佛凌驾于波涛之上。
  • 渺茫:遥远而模糊的样子。
  • 碧山:青翠的山。
  • 坐相忘:形容心境宁静,忘却尘世。
  • 历楯:穿过栏杆。
  • 袂:衣袖。
  • 取缨:解下帽带。
  • 濯沧浪:在沧浪之水中洗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zhì),字方叔,北宋文学家,与苏轼有交往,其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作者在高阁之上,远眺碧山白云,感受自然之美的情景。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闲暇之时,登高望远,感受自然之美,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阁、碧山、白云和风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首句“飞阁凌波浮渺茫”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楼阁的高耸,仿佛能凌驾于波涛之上,漂浮在遥远而模糊的远方。次句“碧山白云坐相忘”则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的宁静心境,与碧山白云融为一体,忘却尘世的烦恼。后两句“好风历楯泛我袂,兴来取缨濯沧浪”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惬意感受,和煦的风轻轻拂动衣袖,兴致来时,解下帽带在沧浪之水中洗涤,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飞阁凌波浮渺茫”描绘了楼阁的高耸和远方的模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 次句“碧山白云坐相忘”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的宁静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忘却尘世的烦恼。
  • 后两句“好风历楯泛我袂,兴来取缨濯沧浪”则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惬意感受,和煦的风轻轻拂动衣袖,兴致来时,解下帽带在沧浪之水中洗涤,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夸张:首句“飞阁凌波浮渺茫”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楼阁的高耸。
  • 拟人:次句“碧山白云坐相忘”通过拟人手法,将碧山白云赋予人的情感,表达作者与自然的融合。
  • 对仗:后两句“好风历楯泛我袂,兴来取缨濯沧浪”通过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高阁、碧山、白云和风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的宁静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飞阁:高耸的楼阁,象征着超脱尘世的高度。
  • 碧山:青翠的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白云:飘逸的白云,象征着超脱尘世的自由。
  • 好风:和煦的风,象征着自然的恩赐和惬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飞阁”象征着什么? A. 超脱尘世的高度 B. 尘世的繁华 C. 自然的宁静 D. 人类的智慧

  2. 诗中的“碧山白云坐相忘”表达了什么? A. 对尘世的留恋 B. 对自然的恐惧 C. 与自然的融合 D. 对人类的失望

  3. 诗中的“好风历楯泛我袂”描绘了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自然的恩赐 C. 尘世的繁华 D. 人类的智慧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描绘赤壁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廌《飞阁》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李廌的诗更加简洁,而苏轼的赋更加详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苏轼全集》: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和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相关查询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塞上春怀 单于晓角 寓兴呈崔员外诸公 缑山道中口号 同苗郎中送严侍御赴黔中,因访仙源之事 赠歌人(一作赠佳人) 渡淮 春暮寄杜嘉兴昆弟 中春亭雪夜寄西邻韩李二舍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广字头的字 藉助 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断羽绝鳞 接站 感心动耳 蓝鲸 气盖山河 放包袱 成双成对 入字旁的字 意开头的成语 辵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灰开头的成语 深情厚谊 家反宅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