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分题得古香炉》

时间: 2025-04-27 01:40:04

诗句

质为浮休弃,形惟好古宜。

埏陶异甓砾,香火近神只。

冷暖非恒德,兴衰彼一时。

舍兹何所适,尔意勿迟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0:04

原文展示:

分题得古香炉 李廌 〔宋代〕

质为浮休弃,形惟好古宜。 埏陶异甓砾,香火近神只。 冷暖非恒德,兴衰彼一时。 舍兹何所适,尔意勿迟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古香炉的特质和意义。诗中提到,香炉因其古朴的特质而被珍视,它的形状适合古风的审美。香炉的制作材料不同于普通的砖瓦,它与神灵更为接近,因为香火常供奉于神前。香炉的温度和状态并非恒定,它的兴衰随时间而变化。诗人问,如果舍弃了这个香炉,还有什么更适合的呢?他劝告对方不要犹豫不决。

注释:

  • 质为浮休弃:质,指香炉的材质和品质;浮休,指轻浮无用之物。
  • 形惟好古宜:形,指香炉的形状;好古,指喜好古代风格。
  • 埏陶异甓砾:埏陶,指制作陶器;甓砾,指普通的砖瓦。
  • 香火近神只:香火,指供奉神灵的香和火;神只,指神灵。
  • 冷暖非恒德:冷暖,指香炉的温度变化;恒德,指恒定不变的特质。
  • 兴衰彼一时:兴衰,指香炉的状态变化;彼一时,指随着时间的推移。
  • 舍兹何所适:舍兹,指舍弃这个香炉;何所适,指适合什么。
  • 尔意勿迟迟:尔意,指你的意愿;勿迟迟,指不要犹豫。

诗词背景:

李廌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古香炉,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传统器物的珍视。在宋代,文人雅士对古物的收藏和鉴赏颇为流行,这种文化氛围影响了诗人的创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香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传统器物的珍视。诗中“质为浮休弃,形惟好古宜”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香炉材质的赞赏,也体现了对古风审美的追求。“埏陶异甓砾,香火近神只”进一步强调了香炉的特殊地位,它不仅是工艺品,更是与神灵沟通的媒介。后两句“冷暖非恒德,兴衰彼一时”则暗示了世间万物的无常,香炉的状态也随时间而变化。最后,诗人通过“舍兹何所适,尔意勿迟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期待,劝告人们不要轻易放弃传统,要有决断。

诗词解析:

  • 质为浮休弃,形惟好古宜:这两句通过对香炉材质和形状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古物的珍视和对古风的偏好。
  • 埏陶异甓砾,香火近神只:这两句强调了香炉的制作工艺和它在宗教仪式中的作用,体现了香炉的特殊地位。
  • 冷暖非恒德,兴衰彼一时:这两句通过香炉的温度变化和状态变化,反映了世间万物的无常。
  • 舍兹何所适,尔意勿迟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期待,劝告人们不要轻易放弃传统,要有决断。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香炉与普通的砖瓦对比,突出了香炉的特殊性。
  • 拟人:将香炉的状态变化拟人化,如“冷暖非恒德”。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质为浮休弃,形惟好古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对古香炉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传统器物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世间万物的无常,劝告人们不要轻易放弃传统,要有决断。

意象分析:

  • 香炉: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香炉代表了古代文化和传统器物,它的材质、形状和作用都体现了诗人对古风的偏好和对神灵的尊重。
  • 香火:香火作为供奉神灵的媒介,体现了香炉在宗教仪式中的重要作用,也象征了与神灵的沟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质为浮休弃”中的“质”指的是什么? A. 香炉的材质 B. 香炉的形状 C. 香炉的温度 D. 香炉的状态

  2. “埏陶异甓砾”中的“埏陶”指的是什么? A. 制作陶器 B. 制作砖瓦 C. 制作香炉 D. 制作神像

  3. 诗中“香火近神只”中的“神只”指的是什么? A. 神灵 B. 神仙 C. 神像 D. 神庙

  4. “舍兹何所适”中的“兹”指的是什么? A. 香炉 B. 神灵 C. 古代文化 D. 传统器物

答案:

  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传统器物的珍视。
  • 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诗词对比:

  • 李廌的《分题得古香炉》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传统器物的珍视,但李廌的诗更侧重于对香炉这一具体器物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古代文化的整体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这本书收录了宋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包括李廌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宋代诗歌。
  • 《中国古代文学史》: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宋代诗歌的特点和代表诗人,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李廌的诗作。

相关查询

同无咎遐寂文叔同游凝祥得游宇 与李文举登梦野亭 春日杂书八首 其四 看花 淮阴太宁山主崇岳逮与予诸公游今年七十余耳 秋园 福昌秋日效张文昌二首 夏日池上三首 官舍岁暮感怀书事五首 三乡道中遇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龝字旁的字 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园公 毛扇 修宪 亡国大夫 曰字旁的字 吴市之箫 肉字旁的字 授受不亲 拍板成交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耳刀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捉将挟人 旷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