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7:34
秦王骋奇观,不惮阻且脩。
万里走辙迹,八荒开囿游。
劳歌久已息,遗筑今尚留。
千载威神尽,骊山空古丘。
秦王驰骋着他的奇观,不畏艰难险阻而修建。
万里长途留下的车辙痕迹,八方天地都被他开辟游乐的场所。
长久以来的歌声已然停止,留下的建筑至今仍在。
千年之后他的威名神力已尽,骊山上只剩下古老的丘陵。
诗中提到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以强大的力量统一了中国,并修建了许多著名的工程,如驰道、长城等。骊山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地,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骊山空古丘”暗示着伟大帝王的最终归宿和历史的无情。
韩维,字景岑,号白云,宋代诗人。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自然、抒发人生感悟为主,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秦始皇驰道》是韩维在受到朋友诗作启发后,写下的对秦始皇的赞美与反思之作,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伟大工程的敬仰。
这首诗以秦始皇的驰道为主题,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古代帝王的壮丽与悲凉。开篇直指秦王的伟业,强调了其不怕艰难的决心与勇气,表现了他对开创奇观的追求。接着,诗人描绘了万里长路和八荒游乐的景象,彰显了秦始皇的雄心壮志和开拓精神。然而,转折的语气在“劳歌久已息”中显现,历史的辉煌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消散,诗人对盛世的感慨与无奈呼之欲出。“千载威神尽”更是直接指出了时间的无情,秦始皇的伟大成就最终化为尘埃,留下的是骊山上那座空荡古丘。整首诗在对比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表现了对伟大的赞美和对消逝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秦始皇伟大成就的描绘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类伟业的珍视,同时也让人思索权力与荣耀的短暂性。
秦王不惮什么而修建驰道?
A. 阻碍和艰难
B. 时间和距离
C. 人民的反对
D. 自然灾害
诗中提到的“骊山”象征着什么?
A. 坚韧的生命
B. 过去的辉煌与空虚
C. 未来的希望
D. 无尽的旅行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惋惜
C. 自豪
D. 无奈
《将进酒》中李白表现的是豪情壮志与对生活的热爱,而韩维的《秦始皇驰道》则更多地反映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伟大成就的缅怀。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有所不同,却同样展现了对时代的思考和对生命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