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9:14
蝶恋花 其三 岁暮有咏
作者: 徐树铮 〔清代〕
炉鸭香销清漏静。
燕子将雏,华屋新巢定。
扑面东风吹酒醒。
海波万里春潮涌。
雪满平沙云树迥。
莫倚危阑,怕见孤鸿影。
独立苍茫悲断梗。
炊烟明灭荒村暝。
香气四溢的烤鸭在炉上慢慢消散,时光静谧。
燕子已经孵出小雏,华丽的屋子里新巢已搭好。
迎面而来的东风,吹醒了我沉醉的酒意。
大海的波涛万里涌来,春潮汹涌澎湃。
白雪覆盖的平沙上,云树显得格外孤立。
不要倚靠在危险的栏杆上,怕见孤独的鸿雁影子。
我独自伫立在这苍茫的天地中,悲伤如断了的梗。
村庄的炊烟时隐时现,黄昏渐渐降临。
作者介绍:徐树铮,清代诗人,字云楼,号青山,生于1725年,卒年不详。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往往融汇自然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岁末时节,正值冬冬季节,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蝶恋花 其三 岁暮有咏》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冬季的宁静与春天的期盼。开头的“炉鸭香销”和“清漏静”营造出一幅温暖的家庭场景,给人以舒适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引入了孤独和悲伤的情绪。
“燕子将雏,华屋新巢定”展现了生命的延续和希望,而随之而来的“扑面东风”则唤醒了酒意,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但“莫倚危阑,怕见孤鸿影”一语道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安和对孤独的深思。通过“独立苍茫悲断梗”,表达了诗人在广阔天地间的无奈与孤独,仿佛感受到时光流转的无情。
结尾的“炊烟明灭荒村暝”更是将全诗的情绪推向高潮,炊烟的变幻与荒村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伤,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和孤独感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炉鸭”象征什么?
A. 孤独
B. 温暖
C. 离别
答案: B
“莫倚危阑,怕见孤鸿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孤独
C. 快乐
答案: B
诗中“炊烟明灭荒村暝”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安定
B. 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C. 春天的生机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