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5:12
留题碧落洞
作者: 连希元 〔宋代〕
神仙谁道杳难穷,
老俗相传住此宫。
山裂旧分三凫洞,
羽飞曾驭九天风。
玉为双阙无尘到,
云作丹梯有路能。
谁问稚川何处在,
俨然金灶列壶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洞穴,传说中神仙难以穷尽。常年的传说称这里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山体裂开,形成了三凫洞,曾经有神仙乘着羽翼飞行在九天之上。这里的宫阙用玉石建成,没有尘埃,云雾形成的阶梯让人能够抵达。谁会问稚川在哪里呢?仿佛金色的灶台就隐匿在这里。
连希元,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他的诗风清新、洒脱,注重意境的营造。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时期,诗人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向往神仙境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留题碧落洞》是一首富有神秘色彩的山水诗,诗中运用大量的自然景物和神话元素,构建出一个理想的仙境。开篇“神仙谁道杳难穷”便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深邃而难以探寻的世界,暗示了神仙的难以捉摸和永恒的追求。接下来,诗人通过“老俗相传住此宫”的描写,表现出古老传说在民间的广泛流传,突显了这个地点的重要性与超然性。
“山裂旧分三凫洞”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个神秘的空间,暗示着神仙的栖息之地。诗中的“羽飞曾驭九天风”则让人想象到神仙乘风飞翔的自由与洒脱,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更加细致,诗人以“玉为双阙无尘到”展现了仙境的洁净与高贵,云梯的意象则象征着通往仙境的道路。这种用云彩构建的阶梯,既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结尾的“谁问稚川何处在,俨然金灶列壶中”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稚川的隐喻让人思考真实与虚幻的界限,而金灶的出现则象征着圆满与富足,最终带领读者走向一个理想的境地。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世间繁杂的逃避。
诗中提到的“老俗”指的是什么?
A. 古老的习俗
B. 年轻的习俗
C. 现代的习俗
D. 外来的习俗
“云作丹梯”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的困境
B. 通往仙境的道路
C. 难以实现的梦想
D. 人生的选择
诗中提到的“金灶”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贫穷
C. 杂乱
D. 圆满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领悟《留题碧落洞》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