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7:55
大酺 雨后凭阑
作者: 徐树铮 〔清代〕
看柳垂烟,山凝黛,又是江城梅落。
茫茫明日事,有古愁如海,乱魂飞越。
对酒当歌,人生朝露,还怕韶华虚设。
天涯多风雨,况倦销英气,易成哀乐。
问身世能禁,几番歌笑,几番愁绝。
望中云水阔。买征棹,轻悔当年别。
便换得,三生石梦,万感琼丝,那堪容易朱颜歇。
及蚤宜归去,听杜宇,声声幽咽。
试低唤,双胡蝶。微波寄语,奈隔沈沈帘幕,祗今向谁细说。
全诗翻译:
在雨后凭栏眺望,看到柳条低垂如烟,山色如黛,这又是江城梅花凋落的时候。对未来的事情感到茫然,心中有着如海般的古愁,灵魂在乱飞中越过。面对酒杯高歌,人生如朝露,难道还怕青春虚度吗?天涯间风雨多,何况自己已然疲倦,才华气概易成哀伤与快乐。问自己能否禁得住这些情感,多少次欢笑,多少次愁苦。远望中,云水辽阔;买舟出征,轻轻懊悔当年的别离。换来的是三生石上的梦,万千感慨,怎能轻易让红颜衰老?该早点回去,听那杜鹃鸟声声悲鸣。试着低声呼唤双蝴蝶,微波传递着心声,却被那沉沉的帘幕隔开,今朝向谁倾诉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树铮,清代诗人,字子修,号雪松,出生于江苏,才情出众,擅长诗词。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经历风雨后,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悲叹和对过往的追忆,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中的个人情感。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离别和自然的思考。开篇便以“柳垂烟,山凝黛”描绘出一幅雨后清新的自然图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观交织,表现出对未来的迷惘和对古愁的感怀,显示出一种失落与无奈。
诗中对酒当歌的豪情与对韶华虚设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人生短暂与青春易逝的哲学思考。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自问身世的意义,通过“几番歌笑,几番愁绝”来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结尾部分,诗人通过“杜宇”与“胡蝶”等意象,寄托了对离别的无尽思念,情感愈加浓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全诗在节奏上把握得当,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优秀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短暂、离别伤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青春的无奈与对往事的追忆,同时也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看柳垂烟,山凝黛”中的“柳”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坚韧
c) 美好
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哪种鸟?
a) 燕子
b) 杜鹃
c) 鹦鹉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清晰明了
b) 迷茫不安
c) 坦然接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