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22:1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22:16:19
为僧如赋深居
作者:陈郁〔宋代〕
禅居自合入山林,
寰贵之中岂是深。
须信道人清似水,
佳城如住海波心。
在山林中禅居,似乎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然。身处世俗的繁华之中,哪里会真正感到深邃呢?要相信那真正的修道之人,就像清水一般纯净;而美好的城市,如同栖息在海浪心中的宁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清似水”可能引申自古代诗人对清水的赞美,象征性地表现出人的品德与内心的清澈。海波心则引申自《庄子》,用以形容一种超然的境界。
作者介绍:
陈郁,宋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语言简练,常以禅意为主题,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陈郁隐居山林之际,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向往,强调了内心修为的重要性。
陈郁的《为僧如赋深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山林与城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修为的追求。开篇的“禅居自合入山林”,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强调与自然的和谐。接着“寰贵之中岂是深”,引导读者思考,在繁华的世界中,真正的深邃在何处?诗人借助“须信道人清似水”的比喻,指出真正的修道之人应当如清水般明澈,内心无杂念,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最后一句“佳城如住海波心”,更是将内心的宁静与外部环境的繁华对比,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理想境界。这种境界并非来自于外在的物质,而是源于内心的修炼与对世俗的超然。整首诗语言简练却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内心哲学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探讨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繁华的关系,强调修道者需要超越世俗的浮华,追求内心的真实与清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信道人清似水”意指什么?
A. 人的外表
B. 内心的清澈
C. 生活的繁华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探讨:
A. 自然美
B. 内心修为与世俗繁华的关系
C. 人际关系
“佳城如住海波心”中“海波心”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宁静
C. 努力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二者都描绘了隐居的生活,但陈郁更强调内心的清净与修道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