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2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2:28
城南塞冠盖,哀挽送何人。
吉卜郊连浚,恩封国号秦。
桓碑空复古,蒿里不知春。
应夺居庐念,朝廷伫弼臣。
在城南,华丽的冠盖高耸,哀悼送行的又是谁呢?
吉卜郊外的水流连绵,赐封的国号是秦。
桓公的碑铭空留古迹,蒿草丛中已不知春天的来临。
应当被夺去的居所,朝廷却在期盼辅佐的臣子。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公谟,号志道,宋代著名诗人。他以诗词、散文、词等多方面的才华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常表达对历史和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对历史人物和国家兴衰的感慨,表现了对亡者的悼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思索。
《秦国夫人挽辞安门下母二首 其二》是一首抒发怀念与哀悼之情的诗作,通过对古代历史的追溯,表达了对逝去繁华的惋惜和对国家历史的思考。诗的开头“城南塞冠盖,哀挽送何人”即以华丽的场景引入,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哀伤的气氛,带出对送别者的追问,体现出一种对逝者身份的敬重。
接下来的“吉卜郊连浚,恩封国号秦”则勾勒出历史的纵深,展现了秦国的荣耀与权势,暗示着一切辉煌皆有尽头。最后两句“桓碑空复古,蒿里不知春”则通过古碑和蒿草的对比,传达出对历史遗迹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对于当下荒凉与春天来临的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兴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历史和国家的深邃思考。
逐句解析:
城南塞冠盖,哀挽送何人:
吉卜郊连浚,恩封国号秦:
桓碑空复古,蒿里不知春:
应夺居庐念,朝廷伫弼臣: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对历史兴衰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桓碑”象征什么?
“城南塞冠盖”中“冠盖”指代什么?
诗人对国家历史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晁补之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都是表现对国家命运与历史的感慨,但晁补之更注重古代历史的追溯,而杜甫则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映,二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