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8:2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8:25:55
再寄定国
作者:晁补之 〔宋代〕
河南少尹古臞仙,
销尽新缘窘旧缘。
草字更无千载圣,
谈言自有一家天。
远游轻世唯何甚,
少贬求容否不然。
选壮坐狂俱龃龉,
社樗元自可忘年。
这首诗的意思是:
河南的少尹如同古代的隐士,他已经消磨了新旧的缘分。对于那些草率的字句,连千年的圣人也无能为力。说话的方式自有其天赋的风采。远行轻视世俗的人,究竟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呢?少数贬低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难道还能被接受?选择英勇的人和狂妄之人总是存在矛盾,而社樗树本就可以忘记年纪的界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千载圣”指的是历代的圣人,强调了即使是圣人也无法抵挡草率言论的流传。而“社樗”则引申为长寿与忘却世俗的象征,突出诗人对于时间和世俗的淡然态度。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5-1128),字叔明,号浩然,宋代诗人、词人,著有《晁氏集》。他的创作风格多以豪放清峻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人心浮躁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古人隐士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俗的反思与批判,寄托了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再寄定国》以晁补之的独特视角,透过对古代隐士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新旧缘分的思考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提及的“河南少尹古臞仙”使人联想到那些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物,传达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追求。诗人在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时,亦对当下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质疑,反映出他对草率言论的无奈与愤懑。
诗中提到的“草字更无千载圣”,表明了即使是那些被视为智慧的圣人,在面对世俗的纷扰和草率的言语时,也显得无能为力。这种情感在诗中不断回旋,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的“社樗元自可忘年”则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暗示在长久的时光中,人与世事终究会被遗忘。整首诗在字句之间流露出一种深邃的哲思,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心灵自由的向往,形成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的反思与批判,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与淡然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河南少尹”是指什么?
A. 古代官员
B. 现代诗人
C. 历代圣贤
“草字更无千载圣”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历史的尊重
B. 对草率言论的无奈
C. 对言辞的追求
诗中的“社樗”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世俗的纷扰
C. 精神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