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7:00
蜀士如何苦摈夔,盛山庞子最能诗。天门万里凭谁叫,衡鉴当今四路持。
蜀地的士人为什么如此苦于被排斥在夔门之外?盛山的庞巨渊最擅长作诗。天门遥远的万里路途又能向谁呼喊?如今的衡鉴又能持何标准来评判四方的人才?
项安世,字景山,号南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诗作的清新脱俗和精致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和咏史诗。
这首诗写于项安世在舟中时,表达了他对夔门地区士人遭受排斥的困惑和对盛山庞巨渊的赞赏,同时也对诗人自身的处境和理想的追求进行了思考。
这首诗展示了项安世对士人的深切关怀与对文学的热爱。诗中开头提出了“蜀士如何苦摈夔”的疑问,充分体现出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特别是对才华横溢的士人被排斥的惋惜。随后提到盛山庞巨渊,表明他对真正人才的推崇。接着,诗人以“天门万里”的意象,表达了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似乎在呼唤着被忽视的才俊,呼吁社会能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评判人材。最后一句“衡鉴当今四路持”再次引发对标准和评价的思考,反映出作者对当代社会评判标准的不满。
整首诗言辞简练而意味深长,既有对个体命运的关切,也有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体现出项安世作为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歌探讨了士人被排斥与被重视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对真正才华的渴望,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当代评判标准的不满。
李白《早发白帝城》与项安世的《舟中怀夔门亲旧八绝 其三 庞巨渊》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写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悟,但李白的诗更侧重于对壮美景色的描绘,而项安世则更关注社会风气与士人命运的深层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