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乍归九首》

时间: 2025-05-21 19:38:59

诗句

北戌边城下,南游瘴海头。

不知天地内,何处可逃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9:38:59

原文展示

乍归九首
作者:刘克庄 〔宋代〕

北戌边城下,南游瘴海头。
不知天地内,何处可逃愁。

白话文翻译

在北方的边城下,我开始归来;在南方的瘴海之畔,我曾经游历。
我不知道在这个天地间,哪里能够逃避我的忧愁。

注释

  • 乍归:刚刚归来。
  • :指的是边防,通常用于描述边境地区。
  • 瘴海:指的是南方湿热多瘴气的地方,常常是指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 逃愁:逃避愁苦,意指寻找解脱。

典故解析

“瘴海”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用来描绘南方湿热、瘴气弥漫的地区,而边城则是指北方的边防地区,代表了诗人对地理环境的感受与人生的经历。诗中表现出诗人在不同环境中的游历与思考,表达了对生活中愁苦的无奈与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元直,号梦窗,晚号云窗,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见长,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民族危机四伏。诗人经历了南北两地的生活,对人生的无常和愁苦有着深刻的体会,因此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归来的思考与对忧愁的挣扎。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乍归九首》通过简洁的笔触,捕捉了归来的瞬间与内心的愁苦。在“北戌边城下,南游瘴海头”中,诗人用地理对比,展现了他在不同环境下的游历与心境。北方的边城象征着坚守与保卫,而南方的瘴海则暗示着危险与不安。诗人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的描绘,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不知天地内,何处可逃愁”一句,直接点出诗人的愁苦心情。无论身在何处,似乎都无法逃避内心的忧伤。此句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深刻感悟,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对地理环境的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展现了刘克庄独特的诗歌风格与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戌边城下:指在北方边境的城市,暗示着一种坚守与孤独。
  2. 南游瘴海头:指在南方的瘴气重重之地游历,暗示着一种对未知的探索与对不安的觉察。
  3. 不知天地内:表达了对世界的迷茫与困惑。
  4. 何处可逃愁:直接表露出对忧愁的无奈与逃避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照,体现出南北地域的差异。
  • 比喻:通过“瘴海”比喻生活中的困扰与艰难,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愁苦,展现了诗人在不同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索。诗人通过对地理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挣扎,呼应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北戌边城:象征着坚守、孤独与责任。
  • 南游瘴海:象征着探索、危险与不安。
  • :代表了人生的苦楚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北戌边城”指的是哪个方向的城镇?

    • A. 东
    • B. 南
    • C. 西
    • D. 北
  2. “瘴海”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宁静
    • B. 危险
    • C. 美好
    • D. 安详
  3. 诗人对愁苦的态度是?

    • A. 轻松
    • B. 无奈
    • C. 快乐
    • D. 忘却

答案

  1. D. 北
  2. B. 危险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刘克庄的诗呈现了更多的忧伤与无奈,而陶渊明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安宁。两首诗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歌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乙未恭和御制闻喜宴诗 戏和淳诗卷 阳峰卷 碧桃花 冲寒过杨梅村遇雨 秋日赠诸葛基画民部使出 晚春二首 赴鄂过九江 题画寄远法师 韩庄闸舟中七夕杂诗得十三绝句 其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鬼字旁的字 通艺 包含祭的词语有哪些 人贵知心 中流砥柱 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圣君贤相 用字旁的字 饱结尾的成语 整顿干坤 車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青藜学士 无所作为 皿字底的字 密率 天阊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郁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