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2:4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41:09
点绛唇(寄情)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醉里瞢腾,昨宵不记归时候。
自疑中酒。耿耿还依旧。
恨不能言,只是天相负。
天知否。卷中人瘦。
一似章台柳。
在醉酒之中,我迷迷糊糊,昨夜已忘了归来的时候。
我怀疑这都是酒的错,心中依然是那样的惆怅。
恨不得能言表心声,偏偏是天公不作美。
你可知道?那纸卷中人愈发消瘦。
宛如那章台上的柳树。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其词多描绘离愁别绪,充满生活的感悟与对人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因醉酒而沉浸于思绪中,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渴望。
《点绛唇(寄情)》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词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醉里瞢腾,昨宵不记归时候”,描绘了诗人因醉酒而导致的迷离状态,表现出一种无所适从、错乱的情感。随着情节的推进,诗人自我反思,把内心的苦闷归结为酒的错,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情绪。接下来的“恨不能言,只是天相负”,更是将这种无奈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渴望表达的心声却被命运无情辜负,令人感到惋惜。最后的“卷中人瘦,一似章台柳”,通过对比,将自己和古代愁苦女子的形象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和相思之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鸣,尤其是对“天相负”的无奈与哀伤,深刻揭示了人心中那份孤独与无助。刘辰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创造出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醉酒后迷乱状态的描写,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情感的渴望,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诗词测试:
“醉里瞢腾”意为:
A. 醉酒后迷糊
B. 醉酒后开心
C. 醉酒后清醒
D. 醉酒后忧伤
“卷中人瘦”中“人”指的是:
A. 朋友
B. 自己
C. 情人
D. 诗人
诗中提到的“章台柳”象征:
A. 快乐
B. 愁苦与思念
C. 自由
D.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