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7:3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7:35:04
端正好
槛菊愁烟沾秋露。
天微冷双燕辞去。
月明空照别离苦。
透素光穿朱户。
夜来西风雕寒树。
凭阑望迢遥长路。
花笺写就此情绪。
特寄传知何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槛上的菊花因烟雾而显得愁苦,被秋露打湿。天气稍微变冷,双燕已离去。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我的别离之苦,透过窗户洒进来。夜里,西风吹动着寒冷的树木,我倚着栏杆,望着遥远而漫长的道路。将我的情绪写在花笺上,特意寄出,希望能传达给你,知道你在何处。
杜安世,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感受。其诗作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情怀。
《端正好》创作于秋季,诗人或许经历了离别的情感,或身处一个情感孤独的时刻。秋天象征着凋零与离别,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感慨。
《端正好》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映射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诗的开头,槛菊愁烟与秋露的意象,勾勒出秋天的凄凉和孤寂。随着天气转冷,双燕的离去更是加深了这种离别的苦楚。月光的照耀使得诗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别离,透过朱户的光线,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奈的等待。
“夜来西风雕寒树”一句,描绘了寒风凛冽的场景,树木在风中摇曳,似乎也在为离别而感伤。最后几句,诗人凭栏远望,写下此情此景,寄希望于远方的你,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渗透着人情的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体会和对情感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在离别的时刻,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中“槛菊愁烟沾秋露”的意思是:
A. 菊花因风而落
B. 菊花因秋露而愁苦
C. 菊花因阳光而灿烂
D. 菊花因雨水而生长
诗中“月明空照别离苦”表达了诗人的:
A. 快乐
B. 思念与苦楚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朋友的祝福
“双燕辞去”中双燕象征的是:
A. 春天的到来
B. 离别与失去
C. 亲密的友谊
D. 快乐的时光
答案: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杜安世的《端正好》都在月夜中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杜甫更侧重于对兄弟的思念,而杜安世则通过自然的描绘来渲染离别的苦楚。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诗人对亲情与友情的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