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4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42:30
皓月三川静,晴氛万里销。
灵光望日满,寒色入波摇。
灏气成山雾,浮云蔽垄苗。
庙荒阴燐出,苑废露萤飘。
斋馆心方寂,秋城夜已遥。
清谈对元亮,琼彩映萧萧。
白皙的月光洒在静谧的三川上,晴朗的气氛将万里天空的云彩都驱散。
灵动的光辉直望满月,寒冷的色调轻轻摇曳在波光中。
浩荡的气息化作山间的雾霭,浮云遮住了田垄上的苗圃。
庙宇荒凉,阴影中萤火虫悄然出现,园林废弃,露水中萤火虫飘荡。
斋馆中我心如止水,秋夜已是遥远。
与元亮对谈,清雅的色彩映照着萧条的景象。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诗词、散文、史学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诗歌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写作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写于八月十五中秋节,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欧阳修在此时作诗,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故友的怀念。
这首诗以月亮为主线,通过细腻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静谧而深邃的秋夜。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月光和自然的和谐美,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新意境。诗人以“皓月三川静”开启,便在读者心中铺展出一幅宁静的画面,月光照耀下的河流显得分外柔和。接着,诗人通过“灵光望日满,寒色入波摇”,将月光的灵动与自然的冷冽结合,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美感。
后四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描绘出一种孤寂的情绪。“斋馆心方寂”中,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斋馆中的孤独感受,显现出对友人的思念。“清谈对元亮”,则是对友人阮籍的追忆,表达了对高雅谈话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波动,形成了一种内外结合的艺术效果,展现出深邃的哲思和清雅的气质。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对月亮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孤寂的内心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清雅、恬淡的生活态度。
选择题:诗中“皓月三川静”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喧闹的城市
B. 宁静的自然
C. 热闹的集市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与____进行清谈,表达了对高尚情趣的追求。
判断题: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的赞美。(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