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9:37
《六丑(春感和彭明叔韵)》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看东风海底,送落日飞空如掷。
醉游暮归,怕西州堕策。
归路偏失。记上元时节,
千门立马,望金坡残雪。
素娥推下团栾辙。
塞草惊尘,河水渡楫。
悠悠雨丝风拂。
但相随断雁,时度荒泽。
回头紫陌。梦归归未得。
憔悴江南,秋风旧客。
去年说著今日。
漫故人相命,玳筵鸣瑟。
愁汗漫全林杯窄。
况飘泊相遇,当时老叟,
梨园歌籍。高歌为我几回阕。
似子规落月啼乌悄,
傍人泪滴。
看那东风吹拂着海底,送走的夕阳飞空似乎被掷出一般。
我醉游在黄昏时归来,惧怕西州的策马。
归路偏偏迷失,想起元宵时节,
千家万户立马而出,望着金坡上的残雪。
素娥将团圆的辙推下。
边塞的草惊起了尘埃,河水渡过了桨。
悠长的雨丝轻轻地拂过。
但随行的断雁,时常穿越荒泽。
回头看那紫陌,梦中归来却未能实现。
憔悴的江南,秋风中的旧友。
去年提及的今日,
漫漫故人命运,玳瑁筵席上瑟声悠扬。
愁苦如汗水漫洒,全林杯子却狭窄。
况且在漂泊中相遇,曾经的老者,
梨园中的歌籍。高歌为我唱了几首。
似那子规在月下啼鸣,
旁边似有人的泪水滴落。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常常融合了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了故人、旧友,以及流逝的时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六丑(春感和彭明叔韵)》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抒情诗,诗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怀念。开头部分,诗人用“东风海底”和“落日飞空”的意象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夕阳的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丰富。接着,诗人回忆起上元时节的欢乐,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归路的迷失和对旧友的思念,这种情感的转变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悠悠雨丝风拂”一句,描绘了春雨带来的温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柔情。在提到“憔悴江南,秋风旧客”时,诗人不仅回顾了过去的美好时光,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伤感。最后,以“似子规落月啼乌悄,傍人泪滴”结尾,子规的啼鸣带来孤独的氛围,而旁人的泪水则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情绪,整个诗篇在清新与忧伤之间游走,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看东风海底,送落日飞空如掷。
描绘春天的东风与落日,表达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醉游暮归,怕西州堕策。
表达了诗人醉游归来的惆怅,惧怕迷失在西方的归途。
归路偏失。记上元时节,
归途的迷失与对元宵节快乐时光的回忆形成对比。
千门立马,望金坡残雪。
形象地描绘出元宵节的热闹与春天的残留寒意。
素娥推下团栾辙。
可能暗指月亮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塞草惊尘,河水渡楫。
描绘边塞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游子的心情。
悠悠雨丝风拂。
春雨细腻轻柔,带来温暖的感觉。
但相随断雁,时度荒泽。
断雁象征孤独,时常回忆起过往。
回头紫陌。梦归归未得。
诗人对归途的渴望与无奈。
憔悴江南,秋风旧客。
描绘江南的凋零与旧友的思念。
去年说著今日。漫故人相命,
感慨岁月流逝与故人的命运。
玳筵鸣瑟。愁汗漫全林杯窄。
诗人感叹愁苦与孤独,酒杯的狭窄象征着心灵的压抑。
况飘泊相遇,当时老叟,
想起曾经的相遇,带来一丝温暖。
梨园歌籍。高歌为我几回阕。
梨园象征着艺术与文化,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
似子规落月啼乌悄,
子规的啼鸣象征孤独与哀伤。
傍人泪滴。
旁边人的泪水渲染了整首诗的悲伤情感。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孤独与失落的深刻反思。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冷暖,展现出一种隐秘而深邃的悲伤情绪,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刘辰翁
D. 白居易
“悠悠雨丝风拂”中“雨丝”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A. 喜悦
B. 伤感
C. 温柔
D. 悲伤
诗中提到的“上元时节”指的是什么节日?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元宵节
D. 春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