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时间: 2025-07-12 00:54:50

诗句

若士北游穷地角,还食蛤蜊卷龟壳。

庐歼凡骨不能飞,今朝九陔何处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0:54:50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原文展示:

若士北游穷地角,还食蛤蜊卷龟壳。庐歼凡骨不能飞,今朝九陔何处期。


白话文翻译:

若有人北游至尽头之地,竟然还吃蛤蜊卷和龟壳。庐山的凡骨无法飞翔,今天的九天何处可期?


注释:

  • : 在这里指的是有志之士或游子。
  • 北游: 指北方的旅行或游历。
  • 穷地角: 意指到达极远的地方。
  • 蛤蜊: 一种海鲜,通常指可食用的贝类。
  • : 这里指庐山,象征自然的高远和灵秀。
  • 凡骨: 指普通的肉体,不能实现飞翔的理想。
  • 九陔: 是指九天,象征至高无上的境界。

典故解析:

  • 庐山: 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常被文人歌颂,象征理想的归宿或高洁的理想。
  • 神仙: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神仙代表着超脱凡俗、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的志向与感慨,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提到的“神仙”,则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若士北游穷地角”,直接引入了诗人对游子的思考,暗示了人们在追寻梦想与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走到人生的尽头。接着提到“还食蛤蜊卷龟壳”,则是对这种追求的调侃,暗示即使身处极端之地,也未必能找到真正的理想与满足。

后半部分“庐歼凡骨不能飞”,则通过对比,表现了人的局限性与理想境界之间的距离,揭示了人类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遭遇的无力感。最后一句“今朝九陔何处期”,则是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索,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若士北游穷地角: 开头以设问方式,提出一个假设,暗示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上,可能走到极端之地。
  2. 还食蛤蜊卷龟壳: 通过具体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无奈与讽刺,暗示即便在极远的地方,追寻的目标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3. 庐歼凡骨不能飞: 比喻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庐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而凡骨则暗示人身的局限。
  4. 今朝九陔何处期: 结尾发出感慨,表达对未来与理想的迷茫,留下深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理想与现实进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 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间的矛盾,通过对游子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游: 象征探索与追求,代表了对理想的渴望。
  • : 象征高远与理想,渴望超脱凡俗。
  • 蛤蜊与龟壳: 代表世俗的限制与平庸,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蛤蜊卷”与“龟壳”象征了什么? A. 理想的追求 B. 生活的平庸 C. 自然的美好

  2. 诗中的“庐”象征什么? A. 高远的理想 B. 生活的困顿 C. 个人的奋斗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与司马光的这首诗都有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更倾向于表达对现实苦难的感慨,而司马光则更突出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
  2. 《司马光传》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旱 其三 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 转调二郎神/二郎神 余生日,林农卿赠此词,终篇押一韵,效嚬一首 其一 沁园春(寄竹溪) 赠豫知子 答王侍郎和紫极宫诗 又四首 挽李尚书二首 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其十 叱驭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恍的词语有哪些 连舆接席 包含证的成语 虎父无犬子 二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临渊结网 飙尘 氏字旁的字 狼嚎鬼叫 静曲 木硬 为结尾的成语 汇率 瑞昌 肉字旁的字 夺门而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