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2:2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2:23:10
呦呦
深林摵摵分行响,
浅葑茸茸叠浪痕。
春雪满山人起晚,
数声低叫唤篱门。
在深深的森林中,鸟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在浅浅的葑草上,湿润的地面留下层层波痕。春雪覆盖山峦,行人起得很晚,隐约传来几声低沉的叫声,仿佛在唤醒篱门外的春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虽未明显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其描画的自然景象和生活情趣可视为对宋代文人雅士生活的一种隐喻,体现了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仁,号孤山,晚号林隐,是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及隐士。他的诗歌以自然景色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孤独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林逋隐居于杭州孤山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体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描绘的春雪与鸟鸣,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寄托了作者对人世间的淡泊与宁静的追求。
《呦呦》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春天的宁静场景。诗的开头以“深林摵摵分行响”引入,深林中的鸟鸣声清脆悦耳,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春雪覆盖的山峦,给人以一种清冷而又温暖的对比,体现了春天特有的矛盾美。在这种春雪的包围下,人们的活动似乎变得缓慢,诗中提到“人起晚”,暗示了在这种氛围中,生活的节奏被自然所支配。
最后,数声低叫仿佛是对篱门的呼唤,既是对自然的感应,也是对人类生活的召唤。这种呼唤不仅是人与自然的交流,更是人与自我的对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传达出一种隐逸者的淡泊与宁静,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作者隐逸的生活情趣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深林摵摵”中的“摵摵”表示什么?
A. 清脆的声音
B. 低沉的声音
C. 噪杂的声音
D. 静谧的声音
诗中提到的“春雪”,主要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迟到与温暖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落叶
诗中提到的“数声低叫”是指哪种声音?
A. 鸟鸣
B. 人声
C. 风声
D. 雨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呦呦》的详细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