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1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13:27
作者: 林逋 〔宋代〕
皓然窗户晓来新,
画轴碑厅绝点尘。
洛下高眠应有道,
山阴清兴更无人。
寒连水石鸣渔墅,
猛共松篁压寺邻。
酒渴已醒时味薄,
独援诗笔得天真。
清晨的窗户透出皎洁的光辉,
画轴和碑厅里没有一点尘埃。
在洛水之滨高卧的人,应该有其道理,
而在山阴的清幽之地,更是无人打扰。
寒风使得水石发出声响,
松树和竹林压迫着邻近的寺庙。
酒渴已醒,味道变得淡薄,
我独自提笔,写下这份天真。
诗中提到的“洛下高眠”,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隐居于洛水之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而“山阴”则常常被诗人用来指代隐逸的生活。
作者介绍: 林逋(967-1028),字君实,号称“林隐”,是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隐逸的生活方式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疏离。
创作背景: 这首《雪三首》在雪天写成,反映了诗人对雪景的感受和心境的描绘,诗中流露出一种清幽、孤独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雪三首》展现了林逋对雪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悟。诗的开头以“皓然窗户晓来新”展现了一幅清晨雪后的美丽图景,窗外的雪光照亮了整个房间,给人以清新之感。而接下来的“画轴碑厅绝点尘”,则将诗人的居所与雪的洁白相联,暗示出一种清雅脱俗的生活状态。
在“洛下高眠应有道,山阴清兴更无人”中,诗人以隐者自居,传达了对高雅生活的追求。这里的“道”不仅指生活的哲理,更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接下来的描写“寒连水石鸣渔墅,猛共松篁压寺邻”,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两句“酒渴已醒时味薄,独援诗笔得天真”,道出了诗人在清淡的生活中与孤独相处的状态,强调了创作的纯粹与真实。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清新、高远的理想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