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赋新茶》

时间: 2025-05-20 08:14:37

诗句

建岭人夸第一纲,湘中热后已先尝。

虽然声价殊官焙,反觉山家气味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8:14:37

原文展示:

赋新茶
李曾伯 〔宋代〕
建岭人夸第一纲,湘中热后已先尝。
虽然声价殊官焙,反觉山家气味长。

白话文翻译:

《赋新茶》这首诗的意思是:建岭的人夸赞他们的茶是第一等的,而在湘中热的季节过后,人们已经尝试了这些茶。虽然这些茶的声价和官府焙制的茶有所不同,但我反而觉得山里人自己制作的茶更有韵味。

注释:

  • 建岭:指建岭地区,这里特指出产茶叶的地方。
  • 第一纲:第一等的茶叶。
  • 湘中:指湘江流域,通常以出产优质茶而闻名。
  • 声价:声誉和价格,这里指茶叶的名声和市场价格。
  • 官焙:官府所焙制的茶叶。
  • 气味长:气味持久,形容茶的香气和味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诗词创作,尤其以描写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见长。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赋新茶》写于茶叶刚刚进入市场的时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茶文化的重视和茶叶品质的追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山中茶的珍视,显现出对传统手工艺的赞赏。

诗歌鉴赏:

《赋新茶》展现了李曾伯对新茶的热爱与赞美,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山家茶的独特魅力。首句“建岭人夸第一纲”引出了对茶叶的赞美,强调了茶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对地方特产的推崇。接下来的“湘中热后已先尝”则点明了时间背景,说明了茶叶在特定季节的采摘和品尝,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

诗的后半部分“虽然声价殊官焙,反觉山家气味长”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山中自制茶的偏爱,强调了山家茶更具自然的韵味与香气。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市场与传统之间的差异,也传达了对自然、纯粹的向往。整首诗言简意赅,却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茶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建岭人夸第一纲:这句表达了建岭地区的人们对他们的茶叶自豪,称其为最好的。
  • 湘中热后已先尝:这句说明了在湘江流域的夏季过后,人们已经品尝了这些茶,暗示茶叶的时令性。
  • 虽然声价殊官焙:这句指出山家茶与官府焙制的茶在名声和价格上有差异。
  • 反觉山家气味长: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茶的偏爱,认为它的香气更为持久。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山家茶与官焙茶的品质与名声,突显了山家茶的独特性。
  • 夸张:使用“第一纲”来表达茶叶的极高品质,增强了赞美的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茶的品质与情感展开,表现了对自然、传统的珍视与赞美,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茶:象征着新生和希望,代表着对生活的热爱。
  • 建岭、湘中:地理意象,代表特定的文化和自然环境。
  • 山家:象征着自然淳朴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手工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赋新茶》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曾伯
    C. 白居易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第一纲”指的是什么?
    A. 茶叶的质量
    B. 人的身份
    C. 诗的风格
    D. 地理位置

  3. “虽然声价殊官焙,反觉山家气味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焙茶的赞美
    B. 对山家茶的偏爱
    C. 对茶文化的否定
    D. 对自然的失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饮中八仙歌》
  • 白居易《问刘十九》

诗词对比:

  • 李曾伯与白居易:两者均对生活中的细节有独到的观察与感悟,但李曾伯更多聚焦于自然与传统的对比,而白居易则更注重人情世故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赋新茶》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与美学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偶爱 病中 酹江月(梦雪) 嘲鹭 月下 寄越友 其一 才老致木犀甚古 僧至 南窗偶书 赵佥见过不值有诗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鼓合 馬字旁的字 赏结尾的成语 单惠 長字旁的字 相辅而行 装聋卖傻 日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少成若性 风的繁体字怎么写?风的繁体字书写教程 追风觅影 木牒 用酒打猩猩 繁体12画的字有哪些?繁体12画汉字大全 彼此彼此 康熙字典五行属土的字大全_属土汉字解析 鹿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鹿字旁的字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