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4:46
水调歌头·此日足可惜
作者:黄机 〔宋代〕
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
江淮踏遍,经岁相识定谁来。
每向酒边长叹,更向花边长笑,
意虑叵能猜。
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尘埃。
脱儒冠,著武弁,太多才。
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
余子何须转手,便把平生胸臆,
勇去莫徘徊。
事业上金石,人世自欢哀。
这一天实在令人惋惜,我的心情却十分沉重。
江淮大地我已走遍,经过长时间的相识,究竟谁会来呢?
每次在酒桌上长叹,转而又在花下欢笑,
这些想法谁能猜透呢?
偶然间遇见了朋友,他们在尘世间游荡。
我脱下书生的帽子,换上武人的头盔,才华横溢。
笔墨可比武器,轻易就能达到云台之巅。
我等何必再去犹豫,直接把自己一生的胸怀,
勇敢地去追求,不要徘徊。
事业上如金石般坚固,人世间自有欢笑与哀愁。
本诗中提到的“酒边长叹”和“花边长笑”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常常在酒与花中沉醉,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邂逅则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偶然相遇,这种情境在古诗词中常有描写,寓意命运的无常。
黄机,字季重,号少游,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流畅。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本诗创作于黄机的晚年,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理想的追求交织,展现了他对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水调歌头·此日足可惜》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词作。开篇即以“此日足可惜”引出全篇的情感基调,仿佛在诉说着对于时间流逝的惋惜与无奈。随着诗的展开,诗人不仅抒发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也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一并表达出来。通过对“酒边长叹”和“花边长笑”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矛盾的心态:在欢愉与忧伤之间不断摇摆,体现出人生的复杂与多面。
在“脱儒冠,著武弁”的转折中,诗人抒发了对于身份的思考,意味着一种人生的转变,强调了才华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则是对文人和武人的一种对比,表达了追求理想与事业的迫切心情。最后的“事业上金石,人世自欢哀”更是深化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面对人生的无常,诗人选择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强调勇敢追求理想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此日足可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惋惜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邂逅”指的是什么?
A. 偶然相遇
B. 计划相见
C. 追忆往昔
诗人用“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想表达什么?
A. 文人不如武人
B. 理想的追求很容易
C. 文才与武力同样重要
答案:1.B; 2.A; 3.C
黄机与苏轼在同一题材的表现上,均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黄机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苏轼则更加豪放,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