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14:0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14:05:37
赠天台通上人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老倦逢迎揖客稀,上人乃肯顾柴扉。
愧无林下茶瓜待,忽有空中杖锡飞。
师瘦能吟无本句,吾穷难赠大颠衣。
此行不枉观南海,探得珊瑚满载归。
全诗翻译:
我已疲倦于迎接宾客,难得遇见你这样的人;你愿意推开柴门来见我,实在让我感到荣幸。
我感到愧疚,因为没有林下的茶和瓜果来招待你,忽然看到你手持空中的杖和锡杖飞来。
你瘦弱却能吟诵出这句诗句,而我却穷困潦倒,无法赠送你一件华丽的衣服。
这次旅程让我不虚此行,能够观赏南海的美景,还探得满载而归的珊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台山人,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隐逸为题,反映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不安之时。诗人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人品质的钦佩。
这首诗通过与“上人”的对话,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人境界的追求。首句中的“老倦逢迎”表明了诗人已厌倦了世俗的迎来送往,渴望得与真正的高人交流。接下来的“上人乃肯顾柴扉”则表现出对上人的尊敬,柴扉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暗示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而“愧无林下茶瓜待”则透露出诗人因无法以丰盛的招待来欢迎上人而感到羞愧,表现了他对高人境界的追慕,以及对自身局限的自省。“忽有空中杖锡飞”描绘了高人突然出现的神秘和超凡,仿佛超越了尘世的纷扰。
最后两句“此行不枉观南海,探得珊瑚满载归”则体现了诗人对南海之行的满意,寓意着虽然身处世俗,心中却依然有追求和收获。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高人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高人品质的钦佩,以及在世俗生活中对真情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老倦逢迎”表明诗人的什么心态?
A. 兴奋
B. 疲倦
C. 想念
“愧无林下茶瓜待”反映了诗人对高人的什么态度?
A. 忽视
B. 羞愧
C. 轻视
诗中提到的“空中杖锡”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人
C. 旅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