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3:5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3:50:54
方报先同穴,俄闻改葬期。
祇应偕老约,不拟异他时。
已矣如何憾,贤哉有剩悲。
会看松柏路,赐篆耸丰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死离别的感慨。诗人提到,原本希望与朋友共葬于同一个墓穴,如今却听说要改期下葬。只盼能与朋友相伴到老,却不想会面临这样的分别。感叹之余,留下的是更多的悲哀。未来再看那条松柏掩映的小路,或许会有丰碑矗立在此,铭刻着友谊的永恒。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明之,号玉山,宋代著名的词人,擅长抒情,作品多涉及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之仪与友人生死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已故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李之仪的《杂挽诗四首 其二》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诗中,诗人首先提到“方报先同穴”,表达了生前的承诺与期待,然而“俄闻改葬期”的突如其来,令他不得不面对这份失去所带来的无奈与惋惜。诗人对“偕老约”的追忆,显示了他对友谊的珍视,生死之间的隔阂令他心中充满了遗憾与感慨。“已矣如何憾”这一句,传达出诗人对已逝友人的感伤,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无奈。最后,诗人以“会看松柏路,赐篆耸丰碑”作结,松柏作为常青树,象征着持久的友谊与纪念,丰碑则是对友人一生的纪念与尊重,暗示着尽管生死相隔,友谊依旧长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死离别的深切感悟,以及对友谊的不灭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同穴”是什么意思?
A. 同一个地方
B. 同一个墓穴
C. 同一个房间
答案:B
“已矣如何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开心
B. 遗憾
C. 愤怒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松柏”象征着什么?
A. 短暂生命
B. 长久的友谊
C. 贫穷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