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3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34:58
雪皎花明夜不迷,借光何假更然脐。
咏吟自我形长短,斟唱从渠付浅低。
谁识摽梅诗什赋,绝胜红叶御沟题。
明朝杖履山行去,约束牛羊勿践蹊。
雪白的光辉照耀着花朵,夜晚也不会迷失方向,借着这光亮何须再找其他的灯火。
我吟咏的诗,自然表达了我身形的长短,饮酒唱歌也随性而为。
谁能识得我这首梅花诗的深意,绝对胜过那些红叶题写在御沟边的诗句。
明天我将拄着杖行山而去,请约束牛羊,不要踏上小路。
“摽梅”出自《诗经·小雅》,是对梅花的赞美,象征着高洁和坚韧。红叶则多与秋天、离别相关,常用于抒发忧伤情感。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常用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具有较强的个性。
此诗作于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借梅花的清香与雪的皎洁,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凸显了诗人独立的个性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以梅花为题材,诗人在寒冷的冬夜,借助雪光和梅花的清香,表达对自我和自然的反思。前两句描绘了梅花在雪夜的美丽和宁静,诗人感受到这种美好后,反思人生的意义。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吟咏和饮酒,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自我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即将出行的场景,透露出一种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反复出现的“梅”与“雪”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心境的体现,象征着高洁和坚韧的品格。在与红叶的对比中,梅花显得更为珍贵和独特,暗示着诗人对人生态度的选择: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反映了其独立的人生态度和对世俗的超然。
诗中提到的光源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雪光
D. 星星
诗人将要去哪里?
A. 村庄
B. 山上
C. 河边
D. 皇宫
诗中梅花与红叶的比较,表示了什么?
A. 梅花更美
B. 红叶更清新
C. 梅花更高洁
D. 红叶更受欢迎
王安石《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展现了梅花在寒冬的坚韧,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夜晚的景色表达对过往的怀念,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命运的思考。